风雅多姿,暗香洁魂 ——走进画家牛玲玲的花鸟世界

【人物档案】

牛玲玲,1982年10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画院助教,日照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日照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俐耕书画培训班导师。海峡两岸公益传媒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

2000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受教育沂蒙画派创始人何乃磊先生。2014年就读于中国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导师孟卫东先生。2016年就读于张立辰,郭石夫大写意花鸟画研究班,导师张立辰,郭石夫,郝邦义。2017年就读于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广班,高研班。2018年就读于紫苑书院中国画高级研究班,导师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姜宝林。2019年荣宝斋画院刘曦林访问学者。2016年为人民大会堂设计壁画浮雕《兰心蕙性》。

2014年9月,作品《绿色家园》入选“翰墨齐鲁”首届全国画展;2015年4月,作品《密林深处有清音》入选“泰山之尊”全国画展;2015年5 月,作品《幽林倩影》获纪念扬州2500周年城庆——“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2015年6月,作品《春风听香》入选“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展;2015年7月,作品《春光灿烂》获“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2015年8月,作品《微风凝翠》入选2015年全国中国画展;2015年9月,作品《静待春去春又来》在‘高洁品性?兰惠人生’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2015年10月,作品《依恋》入选2015‘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展;2016年6月,作品《丽日》入选2016年全国中国画展。

?

▲ 牛玲玲作品 :《斑斓世界》——避役(龙)系列  33cm×33cm

风雅多姿,暗香洁魂

——走进画家牛玲玲的花鸟世界

■ 记者 赵艺瑶

在充满墨香气韵的艺术工作室,记者多次拜访过美女画家牛玲玲老师。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搭配一袭飘逸灵动的衣裙,那淡然自得的微笑,那优雅温婉的气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所谓“人如其画,画如其人”,牛玲玲笔下的花鸟,亦展现出如此清妙多姿的本质。她的画作,用笔纯净,朴实淡雅,工细巧丽,空灵静美,画面不作繁琐的铺陈,看似简单的一笔一墨,把自然界千姿百态的意象绘于纸上,温和健朗的传统笔法,却将原始生命的野性之美隐藏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含蓄内敛的艺术气质。那份先声夺人的气势背后,掩藏着她以波澜不惊的墨彩,表述心灵世界的随和天性。她追求蓬勃的生命精神和澄静的诗意情趣,那清新盎然的画意,给人恬淡安逸的艺术享受。

▲ 牛玲玲作品 :《水墨之境》系列  33cm×66cm

转益多师,矢志耕耘

牛玲玲出生于山东莒县,她自幼酷爱书画艺术,被家乡的书画氛围所浸染,更被笔传统墨流露出的自然神韵所吸引,她一发不可收拾地沉浸在翰墨丹青的艺术世界里。她用心钻研,勤学苦练,沿袭传统,以古为师,心摹手写,笔耕不缀,在实践中精心研习花鸟技法,同时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全面梳理了中国花鸟画的理论体系,不断汲取多方面的专业艺术素养,多年来,凭借着导师的悉心指导与个人的勤勉努力,其美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年纪轻轻便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然而,牛玲玲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硕果,为了更为系统地学习绘画理论知识,2016年,牛玲玲放下手头的工作,毅然决然地申报了北京张立辰、郭石夫大写意花鸟高研班;2017年进修于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在紫苑书院中国画高级研究班继续深造画艺;2019年又有幸选入荣宝斋画院刘曦林访问学者班学习至今。她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在众多名师的引导下,反复临摹古人经典画作,深悟画理,在深研用笔的基础上不断求其神韵。无论是皴擦点染的语言表现形式,还是丰盈的结构造型,抑或是色墨交融的关系变化,以及创作的精神追求和哲理高度等,她对于花鸟画的认知和体悟逐渐变得丰厚起来,在孜孜以求的寻艺过程中,形神取得质的突破。她告诉记者,“中国画博大精深,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坚持学习,汲取各家营养,这样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斑斓多姿的翰墨丹青里,牛玲玲不断拓展更广阔的艺术道路,她以工笔转入写意画法,来表现花鸟的形态神貌,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所想,融入精妙的笔墨,笔下清纯淡雅的画卷,是她提炼大自然意象,倾注对生命的态度所营造的世界。近年来,她的多幅作品先后入选国家级展览,牛玲玲凭借着聪慧和努力,在传统花鸟画艺术道路上,不断跨越一个又一个台阶,兢兢业业地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 牛玲玲作品 :《水墨之境》系列  33cm×66cm

墨色疏影,清逸纯美

牛玲玲在花鸟画上的笔墨造诣,一方面得益于她多年深扎传统,苦心孤诣求艺悟道所积淀的丰富绘画语言,另一方面则源于其师法造化,以幽深静谧的自然花鸟世界为导向,多角度反复观察,深度挖掘形象物态的生动意蕴,提炼客观事物的艺术特质,而包含的探知感悟和审美情趣。她所创作的墨色疏影,多以纯和圆融的笔法入画,清润精湛的墨彩,精准地勾勒出花鸟秀逸淡雅的情态和韵致,或细致入微,或洒脱豪放的笔触,或轻重缓急晕染的设色,或繁或简的构图结构等,恰如其分地解读着她对于自然花鸟物性的真实感受,厚重的笔墨抒写出清丽温雅的艺术风神,观之让人仿佛独自游走于深壑幽谷,那不俗的华茂之气,耐人寻味。

牛玲玲笔下的花鸟气象,具有朴、雅、静、趣、美的艺术特点。从她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她从容不迫地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巧妙组合画面元素,从而营造出奇崛超迈的深邃境界。《静待春去春又来》是她精心创作的一幅作品,画面中绿意朦胧的阔叶芭蕉郁郁葱葱,几片硕长宽厚的叶片以优美的姿态,垂落而下,密林野草处掩映着两只似在呢喃的高贵冠冕鹤,愈发衬托出这片清野自然幽逸的生命之气。她借助繁茂的芭蕉,用简淡萧疏的笔墨,布置自上而下“势”的走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精道细腻的笔触,将冠冕鹤雍容华贵之姿刻画得生动传神,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整体给人唯美而浪漫的艺术感染力。

而作品《丽影》则呈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手法。牛玲玲对于各种形式笔墨语言的探索,在追求花鸟形神意趣的同时,有着敏锐的直觉和独特的理解。在这幅作品中,她勾染的芭蕉宽博隽雅,繁而不碎,朴质苍润的阔叶、遒劲有序的枝干,均是她取法自然物象,用浓、淡墨分层次铺陈出静穆浑厚的画作,她以自由洒脱、热烈奔放的火烈鸟为意象,浸润自己追求的精神面貌和审美理想。画面中明净巧趣的铺墨设色、疏密错落的构图结构以及留白位置的考究等,一一体现出她对于花鸟创作的超强把控力,其笔墨之间氤氲的自然神妙,饱含着她对于生命尊重和热爱的态度,她借物抒情,天真烂漫的清气溢于画面之外,令人赏心悦目。

▲ 牛玲玲作品 : 《吉祥》系列  97cm×97cm

牛玲玲在花鸟画上呈现出的幽雅情调,极富线描的动感韵律和墨色趣味。她一度着意于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生态品性,寻觅天然野趣,以厚重的笔墨功力,用心勾写这些物象的精髓,笔中见骨,墨色含气,于继承传统的深刻认知中,又有着平中见奇的新意。高舒垂荫的芭蕉、生动活泼的鸟雀、葱茏丰茂的野草、千娇百媚的花卉,以及耸峙的山石、清泠的流水等元素,都是她通过对工笔、写意表现手法的深刻领悟、理解,在同一画面空间巧妙揉合后,不断探索出的极具个人鲜明特色的语言体系。她将主观情绪含蓄而内敛地融入墨色的运用,借古开今,不落俗套地构建花鸟艺术超逸境界的同时,更借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物,给观者传递出“生命力的绽放美”的朴素绘画品格。

《知墨》系列便是牛玲玲将丰富的笔墨语言作为造型的媒介,基于对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会贯通,认真观察花卉枝叶的结构特点、生长习性后,创作出的醇和雅正的生动画作。她有感于心电图对于记录生命的意义,将电波跳动的曲线意象化地表述出来,作为系列画作的主要美学语言。并牢牢把握住画面的整体结构,调和黑白灰的设色效果,巧妙处理叶子与叶子、叶子与枝干、叶子与花朵之间的穿插交错、疏密聚散关系。尤为注重章法布势的开合曲折节奏,深得古人八卦天道轮回的哲学理念,牛玲玲以浓淡燥润的笔墨入画,舒展的枝叶全景式曲折、迂回、环绕,繁密而不冗杂,给人以视觉上的形式美感。画作中流淌的深邃情感,是她不经意将大自然的物象人性化的表现,鲜活生命的自然律动无声流露于笔端。

牛玲玲所创作的花鸟画作品,沉凝丰盈,清逸纯美,既把花鸟世界绚烂多姿的本色表述出来,又善于运用朴厚润美的笔触,抒写胸中逸气。她始终深谙笔墨的重要性,起于工笔,得于写意,深耕十余载,在线的勾勒上求其筋骨,在墨色的晕染中求其明豁,她将苍莽旷野之气汲于笔下,疏淡空灵的文化语境,肆意宣泄出悠悠天籁般的花鸟情愫。

▲ 牛玲玲作品:《知墨》系列 237cm×90cm

生命之歌,温馨和谐

在中国画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位寻艺者在撷取古人传统笔墨的同时,亦绕不开对于大自然盎然生机的探赜索隐,作为当代花鸟画家,牛玲玲遵循内心想法,师从造化之奥妙,不断在山林野壑间捕捉花鸟神态,孜孜不倦地锤炼画艺。她多次奔赴物种丰茂的云南西双版纳、钟灵毓秀的湖北神农架、雄浑壮丽的太行山脉等地,仰观奇峰异石,俯瞰林涛花海,侧耳闻鸟鸣,揽翠逗飞虫,深入探寻自然物象的存在规律,精心提炼花鸟图式语言,积累了丰富的写生素材。蒙天地灵气之滋养,绚烂秀丽的奇花异草、活灵活现的鸟雀,还有野生蜥蜴、优雅小鹿、觅食锦鸡等,在她的笔下皆显得熠熠生辉,她将山间万籁气象与传统技法相融合,在平和的心境中把握矩度,酣畅淋漓的笔墨,无不给人以精神愉悦之感。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作为自己在水墨画上的艺术基调。而牛玲玲的花鸟创作,并不停留于追求物象造型的形似,她笔下剖析的花卉翎毛、飞禽走兽,以巧拙新奇的构图,力在叩问内在精神的心灵碰撞。她在寻常熟悉的花鸟题材中,以独到的眼光,把自己的审美思想融入创作之中。“爱”所包含的爱情、亲情、大爱等情感,均成为其笔墨释放的立足点。以《瞻望》这幅作品为例,牛玲玲用严谨工细的素墨,着力表现枝叶花卉的外在形貌,浓荫遮掩下的两只禽鸟,温馨和谐地相对凝望,右上方却缀以单只形态,极尽表现自己所向往的理想主义的“丘壑”,“爱意”冲出画面之外,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整幅作品给人们传递出自然美、生命美的艺术观照。

《白桦之恋》系列亦呈现出牛玲玲创作审美的核心思想。她漫步山野时,曾被白桦树斑驳的自然纹理所吸引,那一块块被风蚀剥落后的枝干,如同一幅幅毫无雕琢痕迹的风景画,极大触发了她的灵感。牛玲玲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画中画”的透视创作手法,将纯朴萧寒的树干块面,极尽山水人物场景化。她通过开阔的笔势,表现白桦树真实细腻的质感,画作中两棵挺拔玉立的白桦树相互依偎,背景缀以些许墨黑的枝芽牵连,而枝干内部囊括了众多山山水水,静穆幽美,清逸超尘,无一不在宣示着大自然独立人格的绝唱。凝练含蓄的笔墨,为其心境的流露,追索出另一无穷的领域和空间,她构建宏观和微观的美学体系,将爱情既依附又独立的本质理念,借笔墨妙境的意趣表述出来,读之如同一首明快隽永的诗词,韵味悠长。

牛玲玲的创作视野并不拘于名川大山,她也留心关注庭院中的生活气象。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物中,她用剪裁取舍的手段,以不急不躁的笔墨,取观杂草丛生、藤蔓交织、玉兰馥香、菊花怒放、山石奇峭、飞鸟呢喃等实景,并善于调度不同时空的物象,以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想象,直面人与自然勾连的和谐理念,在有限的画面空间延伸出“虚无”意境。

她对于著名史论家、书画家、恩师刘曦林所倡导的写生观念感悟颇深,“有它无我,有我无它,有我有它,无我无它”,短短十六字道尽了自然物象与心灵诉求的主客关系,所创作的众多花鸟作品,蕴含着浓郁的哲学韵味。牛玲玲给记者阐述道,“写生采风时,自然界的动植物应当是为画家服务的,而不能被它们牵制,我们要学会提炼物象,创作时融入审美体验,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自由洒脱的高超境界。”这也一直是她在求艺道路上追求的精神本质。

▲ 牛玲玲作品:网兮瞑兮 120cm×65cm

近些年来,牛玲玲大胆尝试,反复实践,笔墨中流淌的“自然之美”的生动气韵,是她把灿然景物转换为艺术语言,而生发的幽思妙想的表现。她由眼入心,常常被花与鸟、林与兽等灵动生命在共有空间的生存之道所启示,创作时总是隐藏起鸟兽珍禽凶猛霸道的习性基调,布局温柔可亲的笔墨新意,这亦和她平时做人做事秉承中庸之道的生活态度有关。其中《斑斓世界——避役龙》系列国画作品,便极大体现了她对于自然生命的观悟与解读。避役龙是一种小型蜥蜴,有“变色龙”之称,它们常常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形体颜色,从而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她以线入骨,用纯厚的墨色将避役龙隐忍、低调、坚韧、可爱的神态表情展现出来,所探寻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至简法则,引人入胜,动人心魄。

如今,牛玲玲依然如痴如醉地浸润在翰墨飘香的花鸟世界里,她以平和淡远的笔墨绘花鸟之事,“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臻精入微地探寻自然生灵清纯绰约的形神,以及生存智慧的要义。其笔墨下恣肆生长的杂花繁树、依偎絮语的鸟雀禽兽,这些极具旺盛生命力的景物,让观者“若登临览物之有得”,给人如沐春风的清新感受。她尝试突破传统立意,以老辣的笔触将原始意象进行艺术性的升华,倾于表现与时俱进的审美诉求,以神写意,以意取气,追求返璞归真的天地大美的特质,而这也是她未来在水墨创作中勇攀高峰的艺术方向。

▲ 牛玲玲作品:《白桦之恋》系列 66cm×33cm

(编辑:如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

豪放厚重,雄浑苍茫——李冠德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豪放厚重,雄浑苍茫

李冠德的作品显现出山川的风姿与神韵,溢出沧桑悲凉之气和无尽的形神魅力,饱含朴拙厚重的磅礴气势和空谷回音的风骨神韵。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现当代的变化和西方艺术的思潮,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用笔其实都深藏乾坤,或粗犷豪放、或精细稳健的墨色,营造出独具匠心的意境,虚实变幻间达到了澄澈空灵的至美至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倾听山水的韵律——读著名画家王德龙笔下的山水倾听山水的韵律

王德龙从小热爱生活,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传统笔墨基础扎实,在色彩上勤于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作品,雄奇与秀美共存,树木茂盛,急流浪卷,云气浮动,峭拔逶迤,磅礴苍润。或云海迷朦,或瀑流飞溅,或满山朝霞,或月隐长空。画面清隽秀润,意趣生动,墨色沉静,简洁淳厚。用笔洒脱洗练,既有阔笔大写意式的整体造型,又有细节真实的描绘,将群山高迭,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