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发于心灵的笔墨
喷发于心灵的笔墨
■ 文/郝竞存
8月25日安民的荷花画展在风景怡人的恭王府开幕了,这里展出的数十幅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是安民诸多水墨画的主要选题之一。我与安民是老同学,相交数载,感情甚笃,其人品、画才、情操、修养均为了解,今天便画里画外讲几句话。
凡看过安民画作的人,无不为之气势恢宏的笔墨所震撼,凡亲眼目睹安民作画的人,更无不为之酣畅淋漓,激情挥洒的身手而痛快,此景绝非言过。
近年来,我常在他的画室观其作画,他笔下饱浸王森然先生和诸先师造化而融于一体的笔墨,入于古而出于古、本乎今而异乎今、简洁夺目、涂染自如的水墨和置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粗旷造型令人赏心悦目。诗圣苏东坡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深諳传统规律及笔法的基础上,安民豪情放纵,无拘无束,大则几十米长卷,小至斗纸扇笺,无不倾心而神注,其笔下的荷塘,密而层次繁叠,疏而清透通风,超脱大气、不同凡响。
“不识圆通妙理、何时得会真常”,安民幼受庭训,酷爱书画文学,先习八大,吴门,后悉心于王森然先生,无论是插队务农时的蹉跎岁月,还是后来担任重要的领导工作,诸事杂沓,仍拔冗临池,乐此不疲,其苦习书画,绝非刻意成名成家,而是感情的寄托和兴趣所然。他钟情于绘画创作的纯洁心灵,质朴超然的自律脾性,使其作品无不显示出形式与气质美的和谐统一。艺术是心灵的产物,“画如其人”是人的内心世界在笔墨中的外在表白和流露,超出技法的层面,安民的画儿清楚体现出他精神的真诚,此点对于当今画坛那些“昧于师法而恣肆,囿于嫖临而欺人,巧于媚俗而炫过,霸于权职而自封”,悖逆古笺,混溺于浑沌之中的人来讲,真可谓志不同道亦不同也。
当今画界,意求抽象,其实中国画的内涵早就存有无穷抽象的因素,安民的荷花,正是先博古而后通今的,提倡六法,专重气韵,初在画内、后达画外。他的每幅画作都著重在破形撮神,表情达感,美在似与不似之间,已达到“形而上”的阶段,他作画之余频频翻阅先师画作,悉心研古发掘。然而另一方面则立自创新,集众师之长而同归于“止于止善”的境界。“参造化于太始、究众妙于将来”,这正是近一年多时间其作品日新月异,令众人实感震撼、惊异之故吧。
书艺同源、相得其彰。安民亦是个诗不离情感的人,并有不凡之成绩。他游历名山大川,沉浸于古迹胜景之中,犹然生情而以诗文跃于纸上。如今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赋已整印成集,是生活经历的回味、是绘画创作的源泉,细观其作品,在他落笔后尚觉意有未尽之时,乃用诗词、歌赋、典故的题跋来衬托,实有诗情画意之美感。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情操,为其作画时走笔运墨提供了深沉跌宕,聚散尽仲的依据,仅此一点便是当今多数画家难以做到的,他的作品是喷发于心灵的笔墨。
古人云:“无意为书书自奇”,安民作画以自得其乐,陶冶身性为准则,不为功利所趋,不囿名人所累,故心旷神怡,得大自在。画道如是,如其学识,如其笔墨,如其人也。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