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笔端来的整体论——漫谈书法和养生(之十一)

【人物档案】

方立,知名学者,书法和书法理论爱好者。笔名:方碧文、龙泉山人等。1951年6月出生于浙江淳安县龙泉庄,在职研究生学历。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0年5月入党,1971年6月提干。1990年,调入中央政策研究室任政治组(局)筹建负责人、信息组(局)副局长兼两组党支部书记,研究室机关党委委员。1996年后分别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研究局、政治研究局、国际研究局局长,2003年9月至2013年4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3年3月至2018年2月任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文化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等。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国家新疆智库委员会委员等。

专著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1992年)、《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中国社会主义》(1998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0年)、《古丝绸之路的当今对话》(2006年)、《中国书法研究导论》(2019年)以及歌词《中国,强起来》(2018年)等。主编有《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科学社会主义概论(第二版)》(2020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3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解放军报等刊物发表文章400余篇200余万字。发表书法论文《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的哲学思考(上、中、下)》、《漫谈书法和养生》等约30万字,发表篆隶楷行草书书法作品200余幅,书法作品多次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等辞书、多次当选《神州》等大型期刊封面人物。

方立:苏轼《赤壁赋》48cm×178cm

美从笔端来的整体论

——漫谈书法和养生(之十一)

■ 文/方立

书法美是整体美。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地人三才合一,贵和尚中,强调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整体和谐为美。中国古人认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构成了万物包括人的生命,万物以元气为中介连成一个整体。元气论是中华民族先人在改造物质世界实践中,对宇宙产生和发展的一种解释,或者说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一种哲学概括,这种哲学观念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中医药、书画、武术等各领域各方面。尤其元气论中的精气、神气、血气等观念,对中医药、养生、书法都发生了直接影响。

以元气论为理论基础的中医脏象学认为,天地是一大生命,人生是一小天地。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相属的;并且天人相应、同天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中华医药学和养生学在创立脏腑经络学说的同时,首次提出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原则,成为中医学和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同人的整体是由各个器官组成一样,任何一件美的艺术品,都是由各个器官有机生成的艺术整体,在本质上体现人的主体生命的对象化和精神外化。罗丹认为: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

方立:王勃诗《山中》136cm×34cm

首先,以元气为核心的气韵美,是书法整体美的生命和灵魂。

以元气为核心的书法气韵美,是形神统一、形神兼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宇宙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构成了万物包括人的生命,自然也构成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庄子曰:通天下一气耳。王充认为:天禀元气;元气者,天地之精微也;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也;人禀元气而生,含气而长。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即气。元者,原始,初始,根源、根本。在古人看来,气即化生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基础,包括是人体生命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精神文化产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因此,书法生命取决于气,字气、行气、篇气、势气、意气、神气等是展现书法美的根本要素。

元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生命和力量的源泉,也是灵感和美的源泉。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之源。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元气具有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两种特性和功能,表现为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两个方面的特性相互渗透和促进,共同赋予艺术作品的生命和美感。如同王羲之所言: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亦言:“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

元气运行,化生天地。天地交泰,化生万物。人类禀元气而生长发展,包括精神世界的生长和发展。在精神领域,作为物质性质的元气,可以外化为精神气质,元气具有哲学、审美学等性质,成为中国书画作品的生命和灵魂。天地化生万物,表现在人来说,就是形神合一。人的生命活动要以形体为依托,但终究以气为本质。气在命在,气亡命亡。表现在艺术作品,就是形神统一、形神兼备。气胜形则生,形胜气则亡。这也是书法美的基本要求。书画家石鲁言:“笔无气不活,墨无气则死”;“精神之气,当一韵律求之。韵律有节奏而有生气,韵格有高低而生神,韵味有厚薄而生趣。”。元气化生万物,书法的用笔之妙就在于清气上扬、浊气下凝、生成大地万物一样,是一种生命美、化生美、流动美、浑沌美,是“以书达道”的宇宙美、自然美。

以元气为核心的书法气韵美包括:阳刚之气、阴柔之气、元气淋淋、气韵生动、浩然正气、法备气至、书卷气、金石气、神气、生气、骨气、清气、精气、灵气、逸气等。大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涉及书法生命整体性和气脉的元气,能够达到顾凯之所说的“通神”。其次,涉及书法造势和形式感的阴阳二气,能够达到谢赫所说的“生动”。再次,涉及书法点画线条如何被赋予生命感的血气,能够达到范温所说的“有余”。第四,涉及书法中体现人生境界和人格涵养的正大气象,能够表达天地人之间的浩然之气。第五,涉及书者和书法作品个性的气质特点,如清气、静气、逸气等。

方立:杜甫诗《春夜喜雨》34cm×68cm

以元气为核心的书法气韵美,表现在书法作品中就是形神统一、形神兼备,精气神具佳的意境。任何书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生活和情绪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的一定人物的审美认识,反映一定社会的思想、愿望、意志和情感,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社会的现实图景,反映一定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是一定社会的生活本质的形象显现。早在汉代,蔡邕就认为,书法源于自然,源于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这种理论既源于道家的“道法自然”说,也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书法理论中的体现。蔡邕是儒家,同时也受黄老玄学影响,这两种思想影响都反映在他的书法艺术上。《庄子•人间世》有“散木”、“散人”的说法。蔡邕《笔论》中提出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这些观点正契合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同时,蔡邕又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必然联系,必须遵循宇宙规律,书法要契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清代书家刘熙载在《游艺约言》中鲜明地把书法同道家和佛家联系起来,认为“老子有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言,禅家有剥蕉心之喻,书得此意,尘俗何从侵犯笔端?无为之境,书家最不易到,如到便是达天。”他把宇宙的和谐、生命的律动、心灵的节奏有机结合起来,认为书法可以在天地人神之间进行沟通。书法之美,在于合乎万物本质和自然规律。书法可以格物致知,进而达于天下、化育天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进一步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在他看来,意是宇宙、人生真谛;象是书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用来达意的。书法不仅是美的表现,而且是人的思想、学识、才华甚至情操的形象化、具体化,是自然大道与书法大道的统一。书法作为表达审美认知、抒发性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其生命在于通过线条的运动变化,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生命的感悟。

以元气为核心的气韵美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灵魂。自古以来,关于书画创作就有许多元气的论述。杜甫在《奉先刘少甫新画山水障歌》中说:“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书法以表现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为至美,“元气淋漓”是书法家追求的至高境界。三国时期的书法大家钟繇有两句名言:“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钟繇以天地来说用笔和流美,触及书法笔法追随宇宙元气流行变化的核心。万事万物通过艺术家思维,就会成为有感情、有性格的事物,是感情化了和人化了的自然。如同古代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同元气健康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元气不顺就会导致肌体不和一样,书法整体美首先要元气充沛、气韵顺畅。一幅好的作品,只有精气神具佳、形神统一、形神兼备,才能具有使人观之有味、思之有悟的无穷魅力。《书谱》云:“情动行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南朝王僧虔《笔意赞》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方立:李贺诗《马》136cm×34cm

第二,骨、筋、脉、血、肉等五体美,是书法整体美的基本要素。

在古人看来,元气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整个世界就是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在形态的运动整体,万事万物通过元气和阴阳五行构成一个整体。《黄帝内经》依据这种认识,建立了以元气为根本,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经脉、五体、五窍、五志等为内在组成部分,以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为外在联系,采用一种整体联系的观点考察了解人体状况,发现和总结医药和健康之道,形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整体观、辩证观,成为中医药看病、治病、养生的基本思维模式。《黄帝内经》提出,人体是由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为坚“五体”构成的整体。这种观点影响到书法,从晋代开始,就有书论提出,书法线条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分而为五,合而为一,缺一不可。

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言:“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此以后,许多书论常以骨、筋、脉、肉、皮等入论书画之道。五代名画家荆洁《笔法论》言:“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这里的筋者,意也。意念所至,生于笔前,行于笔端,笔断而意连,笔生则贯意。书法要写出筋,必须对布局、结构、变化成竹于胸。肉者,形也。所谓起伏成实,即每字的结构形态,必须起伏变化、跌宕生动、亮丽飘逸。骨者,度也。必须形其所当形,止其所当止。笔势的行止疾缓轻重皆适度,强弱中和、连贯自然、整体和谐。气者,魂也。体现作者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和书写风格。

卫夫人以后,书法五体论虽然对(神)、(气)、骨、筋、脉、肉、血、皮等五者有不同概括和理解,但总体以《黄帝内经》的中医药和养生学的整体论为源头。宋代苏轼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书也。”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言:“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元陈绎曾《翰林要诀》有了血法、骨法、筋法、肉法的专论。从多数论者观点看,骨,指线条有力。用王羲之的话说,要“藏骨抱筋”。清刘熙载《艺概》言“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清朱履贞《书法捷要》言:“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筋,是人体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连接关节、肌肉的组织。《黄帝内经•素问》说:“诸筋者,皆属于节。”从书法看,指线条紧敛、浑劲、内涵的状貌。《艺概》认为,“有含忍之力,筋也。”《翰林要诀》认为,“字之筋,笔锋是也。断处藏之,连处度之。”因此,筋既是力量的表现,也是连接、过渡、中和的表现。脉,从人体看,是指血管。《难经》有“血主濡之”的说法,血在脉中运行,外达筋骨皮肉,濡之五脏六腑。在书法中,脉指线条丰润生动的状貌。血,指水墨,即墨法。《翰林要诀》言:“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朱履贞《书学捷要》言:血为水墨。《广义舟双楫》言:“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墨法是书法一大要诀,历来被书家重视。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古人作书,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宋代米芾强调墨色的梯度变化,从湿到干,从干到枯,枯了再枯,形成强烈反差,在水墨枯湿变化方面开了风气之先。水墨枯湿变化、浓淡调和、运用巧妙,才能使线条构成丰润生动飘逸的生命整体,才有书法的整体美。肉,指书法线条的肉质。《翰林要诀》言:“捺满、提飞,字之肉,笔之是也”;“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因此,线条肉质取决于用笔轻重深浅依据施墨浓淡枯湿。皮,指书法线条的外表光滑、清晰、亮丽程度。东汉蔡邕讲的“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就是指线条外表所具有的质感。清包拯《艺舟双楫》云:“笔锋着纸,水即下注,而笔力足以摄墨,不使旁溢,故墨精在纸内”;“若笔力欠佳,无以摄墨,水墨外溢,皮破血流,成为墨团,或水墨漫漶成块,线条形体何在?”因此,线条的肌肤亮丽,关键是笔力和摄墨能力,即用笔有力和控制墨迹变化之间的中和协调。

方立:李白七绝三首34cm×68cm

第三,安排布局的章法美,是书法整体美的重要环节。

所谓章法,就是在安排布局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段与段之间的呼应、照顾等关系,笔墨处为黑,无笔墨处为白,章法又称为布白。布白时,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布白有三: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书法作品是积字成行,集行为篇,都是由或长或短、或疏或密的行字组成,所以章法又称为“分行布白”。古人云: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主。清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帖,皆须有相避相形、相互呼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章法布局美,要求无笔笔凑合之字,无字字叠成之行,运实为虚、实处具灵,以虚为实、断处仍续,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通篇有内在联系,使作品成为联络呼应、流通贯气、生动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

任何书法创作,一件书法作品都有其内在逻辑和多层次的框架结构,包括笔法(点画、腺体)、结体(结字)、章法(点画、字、行、篇的关系)、意蕴(情感)等,这就是整体。唐代孙过庭在《书谱序》就提出: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是说,字的点画与点画之间、行的字与字之间、篇的行与行之间,是矛盾的多样化的统一。唐代张怀瓘比较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的不同,认为:文则数言乃成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作品的“意”从一个字开始,就已经表现出来。就是说,一个字,就能够独立表现书法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所以,字是书法作品的核心。清代陈介祺在《簠斋尺牍》中认为:字中字外极有空处,而特能笔笔、字字、行行、篇篇十分完全,以造大成而无小疵。这是对书法作品整体美构成要求的概括。他还认为,一篇好的书法作品,必须笔笔站得住,字字站得住,行行站得住。笔、字、行、篇,是具有层次的书法整体观念。当然,贯穿作品始终的还有“意”,即创作者的精神风貌。

方立:虞世南诗《咏蝉》136cm×34cm

第四,字形点画、结体等细节美,是书法整体美的重要基础。

书法整体美离不开字形的点画、结体等细节美、局部美。字形布局之妙,有书者概括了16个字。

一是字形的疏、密、大、小。疏,笔画少的必疏。如川、不,要舒展、均匀、饱满、开朗。密,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当密则密。大,字形大的字,当大则大的字适当大,如军、洲。小,字形小的字,当小则小。如小、口等字。

二是字形的长、短、偏、斜。长,字形狭长的字,当长则长。如具、食。短,字形短的字,当扁则扁。偏,字偏求正,如以、方等字。斜,字形斜的字,只有一撇或者多撇的字,注意重心平稳,突出正笔,或者斜笔取正。

三是字形的堆、插、重、并。堆,三个相同字组和成字为堆(叠),从几何要求是平稳,上面的字稍大,下面是左小右大,既有大小之分、疏密变化,又相互照、和谐统一。插,字中有长竖或者两竖的为插,书写对称对书写美起关键作用,疏密、大小、偏倚、长短相对匀称,插才美感。重,上下同型的字为重,如昌字,上小下大才稳重。并,左右同型为并,左小右大,左右借让,笔势变化,尽量舒展。

四是字形的向、背、孤、单。向,脸向脸的字为向,如阳、补,要善于回避,相对而不犯。背,同向相反的是背对背,要相互呼应而不分离。孤,只有3笔以下的字为孤,它们没有俯仰笔势,要注意避免轻、浮、枯、瘦。单,笔画不多而又没有偏旁的字为单,如王、月,注重把字写长,一个小长,一个大长。

字形布局,犹如铺砖盖房。万丈高楼平地起,必须从铺砖的基础开始,地基实了美了,高楼才雄伟壮丽。

书画同源。书法整体美与绘画整体美的内涵大体是相通的。南齐谢赫在名著《古画品录》中,列举二十七位吴、晋、宋、齐年间著名画家,总结他们的经验,提出绘画六法:一是气韵生动。即要传神有气势,不可呆滞、缺少生命力。二是骨法用笔。即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传统绘画,用笔凝重有骨力。三是应物象形。即造型要准确。四是随类赋彩。即根据不同对象特点组织色调关系。五是经营位置。即主图构图的主次、虚实、开合、疏密关系,以及局部的线形穿插。六是传移模写。即掌握传统的学习方法。张彦远认为,工画者多善书。五代时著名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提出绘画六要:气、韵、思、景、笔、墨。这比谢赫的六法又有发展。这些要求同书法是相通的。宋代苏轼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到了明代,所有绘画都称呼为写。唐寅说,工笔画如楷书,写意画如草书。画竹名家王绂(浮)说,画竹之法,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有人评价董其昌的山水画根本不是画,是书法。虽然过分,但有道理。颜真卿、怀素等书家讲究屋漏痕、锥划沙、折叉股等用笔技巧,也是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中国绘画所追求的艺术年个情趣。这是书画同源的实质所在。

方立:《心经》48cm×178cm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