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墨落素,涤荡尘嚣 ——著名画家刘青松的艺术世界
▲ 刘青松
【人物档案】
刘青松,画家,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北京市委理事、民进中央画院画家。
1976年8月岀生于书画、武术之乡河北沧州;书香门第,父亲亦为当地文化名人;幼承家学,勤练书法、绘画,书法专攻瘦金体、绘画工笔、写意兼善;后进京学艺,2003年拜当代工笔画名家龚文桢先生门下,并被收为入室弟子。绘画作品用笔纤而不弱、设色艳而不俗、淡而不薄,典丽清新,雅俗共赏;其恩师、当代书画大家龚文桢赞其画“笔精墨妙,韵味悠长”。近年来艺术成就斐然,其书画作品屡次在专业美术展览中获大奖,受到海内外人士、机构的广泛赞誉并被收藏、入编数十种专业美术典籍。
参加的大型展览主要有:2004年入展建国55周年河北省书画展并获二等奖;2005年入展北京新水墨书画大展;2006年入展河北省文化厅中国工笔画大展;2008年为奥运会创作《盛世繁华》,入展并获奥组委颁发的金质奖章;2011年参加由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爱慕?时尚丽人展”;2012年绘画作品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參拍成交;2013年在北京大千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与影视明星杜旭东、张金玲、闫月明联合举办书画作品展;2018年在上海举办个人书画展;同年参加民进中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展览馆举办的书画展;2019年参加由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主办的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
龚文桢老师曾言:“无论哪一个时代的艺术家,都在寻觅传统与当代的契合,无论哪一位有特色的艺术家,都在探求当代风貌与个人志趣的分离,这一合一离,竟造成了斑斓多彩的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无疑,刘青松的画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随着他年龄成长与阅历的积淀,在写意花鸟画也笔耕苦学,取法名家大师,如王梦白,汪慎生,颜伯龙,王雪涛,张其翼,李苦禅等。在前辈画家影响下,继承和发扬了工笔写意的传统,并且取得了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的风格。近年来,在新时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刘青松遍访名家,大量写生创作,其作品有了新的飞跃,作品的表现给人以隽秀,清丽的风度,让人陶醉在诗景田园班的浪漫之中。”
▲ 刘青松作品:《鸣春》
清墨落素,涤荡尘嚣
——著名画家刘青松的艺术世界
■ 记者 王柯
初次看到刘青松的画作,其远离凡尘之美,竟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他笔下的花朵,或娇艳欲滴而不流于俗,或羞涩懵懂而空灵清净,似有暗香扑鼻,神清气爽,灵台宁静。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色彩、氛围、意境,都体现出画家的文化涵养,静静观之,细细品之,如与名士交流,心情舒爽,令人进入一种幽静祥和的艺术之境,同时又极富自然之趣味。
▲ 刘青松作品:《翎羽春光》
清新淡雅,温婉动人
刘青松早年间便热衷于古画的临摹,融会古法,画面清洁淡雅,春心清拂,自成风貌。自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碰撞,在欣欣向荣的艺术热潮中,工笔花鸟画可谓百花齐放,如雨后春笋,焕发勃勃生机。刘青松的花鸟画与新时代的绘画艺术一同成长,造就了他画中明快、大气、饱满的特点。
传统绘画注重笔墨线条功夫,古典文雅之气。现代花鸟画融合西画的元素,色彩更加真实、爽朗,在皴擦点染中,画家各有特色。一直以来,刘青松坚持不懈地临摹与写生。在传承古人的基础上,又常年与当代画家不断交流,共同成长,不断寻求在技法、造型、用色、构图上与心灵上的和谐。
他的作品恬静优雅,饱含生动,却又艳而不媚俗,这与他性情也有莫大关联。中国画本就讲究抒发胸臆,淡雅、安然、幽宁反应在他的画面之中,文人看到其恬淡文雅,普通人看到其鲜活饱满,美得雅俗共赏。刘青松并不止步与此,在适应时代中,不断磨练修养与心境,正如好酒历久弥香,他画中所表现出的心灵的恬淡稳重,又滋养他的画更加静雅,所谓大道至简。
无论是人物画还是花鸟画,造型准确,也是首要的。刘青松起初通过临习古人技法笔法,随后,常年坚持写生,把鸟的造型与动态,花叶的翻转,山的堆叠,做到绘声绘色,栩栩动人,又灵气氤氲。
在作品《春艳》中,他先用淡墨勾勒出牡丹花的花瓣、花蕊,再用较厚的墨勾勒出叶子、周围的山石轮廓,对花瓣、花蕾逐次渲染,或用花绿、或是石绿,浓淡相宜,天然一气,十分精巧讲究。孔雀以虚实相间的笔触,动感轻灵,羽毛轻薄,却又有无穷无尽之意。万物一新,勃勃生机,温婉动人。
▲ 刘青松作品:《和平春》
他笔下的花朵娇艳,却恰到好处,不流于俗。禽鸟亦如此的鲜活,看到最妙处,大概令人犹如身在田间或是庭院,看到最为寻常却惬意之美景。画中丰富的颜色,大块与小块、强与弱的对比,使画面协调,有淡雅清洁之美。刘青松作画,颜色由浅入深,颜料不含一丝尘垢,笔笔精到,造型天然,尽物之形象,成色润泽,营造出其典雅脱俗的高洁之气象。
在作品《月下双栖》,画面从左上角纵横伸开两枝树干,几组阔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他的画令人能处在一种轻松的欣赏状态,笔下精细的每一个羽毛与枝叶,花叶的纹路和状态自然随性,神韵自然,似乎能让人感受到,画中淡雅的花瓣能随风摇曳,轻松惬意,神宇清明,也展现出心灵与自然和谐。
刘青松经过常年积累和摸索,明白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表现技术的高超,又或者仅仅依赖艺术的天分,还在于画家通过笔墨对自然与生活的体悟,和个人内在情感的抒发。他逐渐摆脱完全的写实技法,而追求体察,提升修养之道,所谓“恬而无欲,静而能澹”。他重视写意,绘画技法“去其文而存其质”。他逐渐放弃一些过分实感的刻画,注重以神运笔,造就出清雅的艺术风格。
▲ 刘青松作品:《牡丹》
清丽静穆,安然质朴
刘青松的作品整体构图简洁,色彩饱满却又单纯,清新灵动集于秀美之中。他对花鸟的姿态,生物习性体察入微,并加以提炼,加以画家超然的想象,令画布上的花鸟灵动自然,有了其丰富的精神和姿态。常言道,书画同源。刘青松也非常重视书法,年纪增长,书法修养更加深厚,随之又以其独到的笔法绘出花鸟画,更令画中枝干、花鸟有了丰富的变化,形神兼备,精致清洁。
书法的融入,也使得画面更加悠远深秀,元气淋漓,笔墨质朴,抒写心中宁静,包罗万象。阴阳顿挫的线条变化赋予整个画面无尽的神韵,节奏感和韵律感悠然而生,使得画中花鸟气质神形更加自然和灵动。状物传情,槮清达意。
画面整体构图精巧,设色明净淡雅,禽鸟突出,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浓淡相宜,极富诗情画意和巧趣,形成其淡然宁静的形式美感。花朵娇艳欲滴,小虫和禽鸟又是如此鲜活,灼灼其华、芳姿尽显,又清明如月,给人一种熟悉的亲近之感。就像生活的一隅,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接地气”吧。想象中的宋人花鸟画如果不是历经年代的熏陶,以致纸、绢变了颜色,如此静谧悠然,与宋画意境何其相似。
在他画笔之下,寒雪中傲然挺立的腊梅花,雍容大气;大富大贵的牡丹,一派春意盎然的青翠天地;就连那凌冽怪石都在刘青松的笔下活了起来,生生添附了几分活气。这些花鸟鱼虫,在刘青松独特的构思方式下,自然的趣味和绘画趣味结合起来,别开生面。
▲ 刘青松作品:《花前月下》
在《大地春》《四季青》《山里红》《玉华清流图》《熏风》《古木春荣图》等一系列花鸟作品,像画中的花枝,一束一束错落而别致地伸展着,婀娜多姿而富有自然之趣。作品中的鸟儿,像孔雀、画眉和喜鹊灵气十足,羽毛清新亮丽。刘青松以静的花枝和动的雀鸟,组成虚实相生的构图,宜动宜静,用笔潇洒流畅,简洁明快,灵动之感尽洒纸面。他对雀鸟羽毛的刻画极其细致入微,对阳光照在羽毛上所产生的特有的亮点反光也描绘得活灵活现。另外,那层叠的绿叶、简洁而遒劲的枝条,与白色干净的背景相映而显得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呈现出来。那几只喜鹊喳喳鸣叫,相互呼应,体现着喜气和热闹,将整个画面的气氛都调动得生动而别有情趣。
清风绿水,淡然恬静、怡然自得,这不仅是画作的情境,更是他独特的境界。作为画家,刘青松往往要把他的心融入到这些无情思的草木、翎毛之中,使观者透过自然生命看到社会人的生命。这种悠然的画意,给人以宁静,田园般的生活享受,极富情境,又质朴亲近,带给观者心灵和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花鸟的造型和神韵气质,都展现出作者精妙的艺术语言,和心灵上的安然与禅味。在自然田园里,如陶渊明诗中的意境,充溢整个画面。他将内心细腻的情感,融入到画中大自然的微妙流转中,长久的艺术坚持,也会让他逐渐把人生历练、生活感悟、艺术修养融为一体。因此他的画作表现出净化心灵的人文关怀,神完意足,具有视觉感染力和精神内涵,引人共鸣。
▲ 刘青松作品:《繁花似锦》
生命和谐,诗意栖居
在艺术语言表现上,他追求清墨、清淡、清新。作品《月朦胧》中,画面透视更加幽深,景象辽远,构图的密度低,物象的固有颜色减弱。花和一切物象,随着夜色的幽深,渐次变化,融入月夜之下。在月光的衬托和照耀下,似实若虚,绝美之景难以言表,有如一首动人的诗意。画中既道出了儒家的清雅,又有道家的清净,还有佛家讲究的清空。审美意境得以升华,更加的宁静、清幽。正是绚烂至极,复归于平淡。
常年的宁静令他远离了喧哗,更赋予了他清淡的心境,醉心于艺术。他的画自始至终都讲究水墨清染,画面淡雅。这也是刘青松自己的心境,自己的艺术语言,若清水出芙蓉之美。他的画不仅仅创作,更是艺术家自身的修养。他通过天性、人格上宁静的坚守,保存了一片艺术的净土。在现代繁忙的时代下,打开了通向自然之路——一条充斥无穷想象力的艺术道路。读者观之,心神宁静,仿佛受着精神洗礼。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人的小词一样隽永脱俗,看久了,觉得满身的尘嚣都为之涤荡扫除。
在作品《春日》中,树干苍劲挺拔,树枝盘曲四展,树顶繁华满冠,一派盎然生机。山石上开满各色山花,以没骨法写意孔雀,大胆从容,干脆利落,清疏雅淡,造型准确,设色典雅天然。画家运用多种高超技法,使得孔雀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充满勃勃生气,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的祥和景象。
在作品中,用游丝描来表现剔透轻盈的花瓣,用铁线描绘出厚重新绿的叶片,润泽清新,笔墨淡雅,阴阳相合,一派悠然的田园之乐。并且,他又以开阔的视野、严谨的结构,构造出一个全景的花鸟画的世界,仿若在述说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与心灵的感悟。夜色下,鸟、风、树木,生动流溢出亲近的气氛。
他那田园般诗意的画,心灵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这一主题营造也极大地丰富了刘青松本身画作的内涵。画作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现代人繁忙心灵的栖息之所,是一种悠然的生活。风景不再只是他眼中的观察物,而是融进极富艺术美感的画面中,令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永远的安静舒朗。不是逃遁生活,而是体会生活,诗意的栖居其中。画作能给人平和的、亲近自然的、能让思想自由飞扬的广阔空间。这样的空间和状态应该是类似于“禅”和“悟”,抵制现代物化和浮躁社会的疲惫。
什么是现代人心灵中安然的栖息之地?陶渊明诗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这般描述他栖居的地方:“群山无言地庄重,岩石原始地坚硬,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而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原肃穆的单一。”
刘青松的画中,自然生活如此令人亲近与朴实,更能令观赏者心灵敞开,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诗意的生活,仿若是观赏者周围的事物会一下子展现出它们以前没有的状态。许久没发现,那生活中的美,其实就近在眼前。在这些许浮躁且枯燥的社会中,他的画,就如那些作品名,《早春》《春艳》,似早春的太阳,融化了现代人心中的坚冰。是极富生命的气息,生活的诗人气息,让人们周围沉闷枯寂的世界,焕发出活力来,平凡温煦地展现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充盈着生机。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比较“功利”、“浮躁”的普世价值。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他便认为“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当我们不只是为追逐社会的名利而与世沉浮,而是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心才是有源头的活水,而不是干巴巴的苟且。正如刘青松的画一般,生命诗意地栖息,深入滋养每个观者的心灵。
▲ 刘青松作品:《月朦胧》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