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 殿堂韵 松柏骨 ——记故宫博物院书法家魏殿松
?▲ ? ?著名书法家魏殿松
【人物档案】
魏殿松,河南南阳人,1974年入伍,80年代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干部,90年代后任故宫博物院党办主任等。2002年创办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并任秘书长。现任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等。并参与20多个艺术社团组织。2005年负责策划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并主编《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香港、澳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艺术馆收藏。书法作品先后参加中国青年书法展、中日韩书法交流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近百个展览。2010年至2014年书法作品先后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南京博物院展出。2014年1月11日,《紫宸清韵,保利迎春——魏殿松书法展》在北京保利大厦艺术馆展出。2014年12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这里是北京——魏殿松书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魏殿松书法50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博物馆展出。2016年2月《紫宸清韵,明月清风——魏殿松书法展》再次在北京保利大厦展出。2016年2月《紫宸清韵,万福万宁——魏殿松书法展》在海南展出。2016年10月《紫宸清韵,赊店书香》在河南社旗赊店古镇展出。2017年2月至3月《紫宸清韵,佛心禅语——魏殿松书法展》在无锡灵山胜境梵宫展出。2017年4月应南阳人民政府邀请,在南阳月季、玉雕节期间,举办《紫宸清韵,月季花香——魏殿松走进南阳书法展》。2017年10月在扬州个园举办《紫宸清韵,扬州雅集——魏殿松书法展》。2018 年2 月,当选中国文联《神州》杂志封面人物。
▲ ? ?魏殿松作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36cm×34cm×2
魏晋风 殿堂韵 松柏骨
——记故宫博物院书法家魏殿松
■ 记者 ?何竹青
初次见魏殿松老师,他身着一身黑色的西装外套,器宇轩昂地走进阁中,犹如挺拔的松树,曾经军旅生涯铸造的英姿飒爽和端正威严,未曾随时间流逝而消退。而在交谈的过程中,魏老师谈笑风生,气定神闲,挺直鼻梁架着的金色边框眼镜,透露出文人特有的温文儒雅的气质。而在魏老师刚劲有力的笔端下流淌出的并非奇肆豪放,斑驳混茫,而是圆润绰约,清秀俊美。
从故宫走出来的书法家,在古朴的氛围里滋养数十年,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厚重的底蕴。在魏老师用线条缔造的书法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家的正大气象,感受到醇厚的文化底蕴和沉静脱俗的自我修养,感受到作品对现代审美意识的超越。
▲ ? ?魏殿松作品:《赤壁怀古》
良师益友引书路
魏殿松的少年时代正值文革动乱时期。那时候村里常常都贴有大字报,魏殿松也跟随哥哥在村巷的砖墙上写大标语,这成为他练字的绝好机会。1974年,魏殿松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成为北京军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一名雷达操作员。在参军期间,魏殿松一直保持着对书法的浓厚兴趣,经常勤苦练习。而正因毛笔字和钢笔字写得漂亮,他被调到地空导弹营营部担任文书,也曾在营部任过书记员、文化干部,经历了书写幻灯片、写板报、写标语等一系列基层文化工作。其间,魏殿松临摹了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赵孟頫的《寿春堂记》,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
1983年,魏殿松由部队推荐进入空军政治学院学习3年。毕业后他被选拔到北空组织部党务科担任干事。北空干事陈泽坤擅长行草书,并与著名书法家沈鹏是同乡,经常得到沈鹏先生的悉心指导。魏殿松与陈泽坤是同道好友,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技艺。在他的建议下,魏殿松阅读了大量书法理论书籍,系统学习了中国书法史,购买颜真卿等书法大家的字帖来临摹,并费心临摹《三希堂法帖》,书法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数年的军旅生涯,也造就了他宽厚平和的人格魅力和刻苦顽强的意志,也为今后他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对魏殿松来说是人生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由部队转业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担任党委办公室主任。进入故宫博物院,魏殿松得以有机会在中国最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里观赏、临摹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广阔的艺术殿堂为他带来全新的视角,他站在一个不易企及的高起点,潜心领悟钻研古代艺术精粹,终于在皇家的馆阁体中找到自己的艺术方向,也在传统中开辟出馆阁体新气象。
良师益友无疑是魏殿松艺术之路上宝贵的财富。在故宫博物院,魏殿松认识了许多专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相互的切磋交流中都受益匪浅。当时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正在故宫博物院做研究员。魏殿松经常向刘炳森先生请教书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刘炳森先生也总是耐心解答。他告诫魏殿松要先学好楷书,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当得知魏殿松在临摹自己书帖时,刘炳森先生说:“你可以欣赏我的书作,但还是要反复临摹历代名家的字帖。你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找准主攻方向。”在师友的建议中,魏殿松不断钻研、吸收和融合历代书法大家艺术特色,并加入当代审美特征和个人审美情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 ? ?魏殿松作品:摘自习近平用典
1997年至2000年,魏殿松多次参加高级书法研习班的学习,多次聆听启功先生的教诲,并与启功先生结下深情厚谊。启功先生告诫他“写书法不仅要手腕用力,而是要全身用力,要使腿部、腰部、肩部、大臂、肘部、手腕的力量贯通起来,运笔才能有力”“学习书法要以结体为上,笔墨次之,要把楷书当成行书写,要把行书当成楷书写”等等。
魏殿松表示,启功先生创立的“结字黄金律”,对他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长期以来,一般人学习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并把字的中心放在方格中心。按照启功先生“结字黄金律”,汉字的结字重心应安排在中宫点偏上偏左的一个小范围内,按此法则写出来的字不仅体势舒展、端庄稳重,而且能够获得合适的透视角度,便于布置字面的疏密与虚实,增加体势的立体感,避免出现四平八稳的僵硬与呆板。严格按照“结字黄金律”进行书法创作,魏殿松的书法造诣有了质的飞跃。
在魏殿松的艺术生涯中,书法大家启功和刘炳森等指引他在正确的书法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进,使他受益终生。2002年,在刘炳森先生的支持和帮助下,魏殿松牵头创办了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并担任秘书长。
在担任协会秘书长期间,魏殿松曾负责策划主办了《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并主编了《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这是建国以来故宫博物院第一次举办大型当代书画家展览。故宫的门槛历来很高,在此之前,向来只是展览古代名家书画。而2004年故宫主办的书画展览,吸收了一大批当代优秀的书画家及书画作品。展览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得到了文化部、中国文联的大力支持。当时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就写信给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祝贺与支持。此后,故宫博物院向更多当代艺术家敞开大门,而现在几乎年年都会有当代著名书画家在其中举办展览。故宫成为艺术沟通的桥梁,荟萃更多书画人才,将更多的书画精品展现在世人面前,也如同旗帜指引着艺术家更高的追求。
▲ ? ?魏殿松作品:《禅宗经典偈语》
晋唐气韵显书风
一座金碧辉煌、庄严绚丽的皇家宫廷,绿瓦红墙,将里面的世界与外界隔绝开来。如同钱钟书的《围城》里说:外面的人想进去,只是里面的人并不想出来。雄伟堂皇的殿宇宫室、精巧美观的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还有众多展览着古代典章文物、艺术珍品的历史艺术馆,这无疑为热爱艺术而又勤勉好学的魏殿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人文环境。
在工作期间,魏殿松常常到珍宝馆、石鼓馆、书画馆欣赏历代书法和碑帖作品,并有机会接触皇帝手书真迹。那些传承千年的国家珍宝,无不带给魏殿松心灵的震撼和喜悦,令他如痴如醉。他常常痴立于历代书法作品或碑帖作品前,一站就是数个小时,有时甚至在中午去食堂的路上,他也会被途经的宫殿或是亭阁上的匾额楹联所吸引,会驻足前去一探究竟,以致忘了吃饭。他这种岿然不动的“站姿”,常常被老友戏称为“金銮殿前一棵松”。
艺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魏殿松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经常游历四方,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曾经读过的书和熟悉的理论无论印证或背离,都极大丰富了他的阅历和眼界。在古刹鼓楼皇宫的檐下,在绍兴水乡鹅池潺潺小溪旁,在丹崖峭壁的摩崖石刻边,他沉迷于观赏临摹那些遗留下来的璀璨明珠,兴酣之时,时常赋诗吟咏,挥笔落书,以表心迹。
多年在军中高级领率机关从事政治工作,又供职故宫博物院,魏殿松的眼界和胸襟的开阔,非浅近者可比。他好学以思,含英咀华,兼收并蓄,涵泳百家,潜心临摹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等历代名家字帖,又独于启功先生一门书法深有心悟,最为倾心馆阁体书法艺术。馆阁体是在明清时期官方公文和科举考试最为常用,由欧阳询、赵孟頫书写风格逐渐发展而来的书体,非常符合皇家的审美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经典作品都采用这种字体。
今日书坛讥启功先生书法为“馆阁体”者,大有人在。而其中“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犹疏,形骸未检”,致“馆阁体”尚不能为者,几十之八九。“君再习三十年书,可以望馆阁体否?”启功先生曾坦言:“余于董(其昌)书,识解凡数变:初见之,觉其平凡无奇,有易视轻视之感。廿余岁学唐碑,苦不解笔锋出入之法。学赵学米,渐解笔之情,墨之趣。回顾董书,始知其甘苦。”以其天潢贵胄之颖悟特达,以学富五车之渊深宏阔,尚且如此,亦无怪乎见识浅近者有訾言也。惟具大智慧与眼力者方能不苟随波,定力自持,免蹈流俗。今日书界杂草丛生、浊流漫漶,避唐楷以至馆阁惟恐不及,或许并不只是因它束缚性情,更可能是畏惧它的难度。
浸润于深厚传统文化精髓,魏殿松继承了历代馆阁体书法艺术的笔墨特点,书法的精、气、神充满了浓郁的皇家气息。他师法古人,又融古法于自家笔下,以天性趣味构建出了自身潇洒古雅、简洁凝练的鲜明艺术风格。近观魏殿松书法,线条清秀圆润,用笔活脱流畅,结体端正,章法上整齐舒朗,给观者端庄典雅、雍容不迫的视觉感受,颇有一种气定神闲之态弥漫其中。行云流水中形与神相得益彰,笔与墨同臻妙境,充分发挥出中国书法线条与笔墨的表现力和自由度。一幅幅书法笔墨在散淡随意中蕴含精缜新意,散发出持久的艺术魅力。魏殿松也成为了当代馆阁体书法艺术典型的代表人物。
▲ ? ?魏殿松作品:畅音阁联句 68cm×136cm
在魏殿松看来,馆阁体书法创作应正确处理好十大关系:第一,动与静的关系。动静相宜,“趋变适时,行书为要。”第二,虚与实的关系。虚实结合,尤见风骨。第三,粗线与细线的关系。粗细有度,更显身段。第四,方笔与圆笔的关系。方圆交替,相得益彰。第五,长线与短线的关系。长短变化,舒展韵律。第六,正与斜的关系。正斜相搭,增加活力。第七,疏与密的关系。疏密有致,宁静清朗。第八,放纵与内敛的关系。纵而有度,收紧中宫,使之能外纵其形而内聚其力;敛而得宜,切忌局促,敛中有纵,形密而气不浊。第九,断与连的关系。点画之间的断和连之运笔,形成情趣不同的体势变化。第十,开与合的关系。开合有度,自然洒脱。
二十多年来,魏殿松深入学习故宫文化,苦心耕耘于笔墨书田。近年来,他潜心创作了《洛神赋》《道德经》《三字经》《千字文》《论语》《金刚经》《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岳阳楼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兰亭序》《圣教序》《腾王阁序》《赤壁赋》《秋声赋》《阿房宫赋》《爱莲说》《琵琶行》《养气歌》《木兰诗》《燕歌行》《弟子规》《出师表》等近百篇古典名篇书法作品,受到书法界的高度评价。光耀千古的中华文学瑰宝以广博的文化内涵,陶冶了无数文学爱好者,对于这些古典文献,魏殿松老师忠爱有加,“每次书写不但是对我书法艺术的全新洗礼,更是对这些经典的深入认知,同时,也令自己的思想一次次的接受心得升华。”
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中国青年书法展、中日韩书法交流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书法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法展等近百个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代表作曾被人民大会堂、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馆收藏,并出版《魏殿松书法集》。2010年以来,书法作品多次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和南京博物院展出,引起很大反响。
2012年11月,在美国和英国大使馆举办的珍爱之夜慈善晚会上,魏殿松的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18万元拍出,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2014年1月,魏殿松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紫宸清韵书法展,并大获成功;2014年11月,在APEC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魏殿松当天将刘禹锡的《秋词》写成书法作品,交由此次大会秘书处和部分代表收藏;2014年12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这里是北京——魏殿松书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魏殿松书法50幅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博物馆展出;2016年2月,“紫宸清韵,明月清风”魏殿松书法展再次在北京保利大厦展出;同月,“紫宸清韵 万福万宁”在海南展出,展览以“情景”与书法的学术链接,再现宫廷与皇家文化内涵,令观者耳目一新。
2016年3月,魏殿松书法巡回展走进河南,从家乡河南南阳开始,利用数年时间,边创作边展出,力争让郑州、南阳等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藏家都能品赏到“馆阁体”的“正大气象,皇家风韵”。2016年10月“紫宸清韵,赊店书香”在河南社旗赊店古镇展出。数年在外,魏殿松一直心怀家乡,念念不忘家乡对自己的抚养培育之情,在巡展过程中,他对家乡的书法爱好者给予耐心真诚的指导,为当地的古建筑提笔挥毫,并把数百本图书赠送给当地的小学。饮水思泉,回馈故土,这便是魏殿松的内心和人格真实的指引。
2014年以来,魏殿松先后十多次举办“紫宸清韵”系列书法展, 2017年是最为集中的一年:2月15日,“紫宸清韵,佛心禅语——魏殿松书法展”在无锡灵山胜境梵宫展出,书法作品被永久镌刻在灵山佛教圣境三圣殿功德巨碑上。4月28日,应南阳人民政府邀请,在南阳月季、玉雕节期间,举办“紫宸清韵,月季花香——魏殿松走进南阳书法展”。6月15日,应江阴市委宣传部邀请,“紫宸清韵,江月抒怀——魏殿松书法展”在江阴市展览馆举办。10月14日,由中华儿童文化艺术协会主办的“紫宸清韵 扬州雅集——魏殿松书法走进扬州”书法个展在扬州个园抱山楼举行。
同时在收藏界,魏殿松的书法也备受青睐。端庄优雅、正大圆润的笔墨,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收藏界、企业界、艺术界的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2017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等一线拍卖公司分别拍出了魏殿松的书法作品,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2018年1月,其行楷作品《心经》便在北京瀚海拍卖公司以66700元高价拍出。
▲ ? ?魏殿松作品:《陋室铭》 68cm×68cm
紫宸翰墨传书名
魏殿松的书法承晋唐之风、皇家之韵,雅俗共赏,引诸家称赞。2014年底,魏殿松书法在新保利大厦展出,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考古理事会理事长张忠培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们故宫博物院是培养人才的国家级博物馆,这里涌现了一批写字很好的书家,其中魏殿松的书法进步是很大的,他的字清新秀美,皇家气象,既有古代传统的法度,又有康熙乾隆的气韵。这几年他研究皇宫‘馆阁体’的书法,写了许多皇家匾额楹联,让大家了解故宫文化,真了不起!”
文物出版社名誉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从魏殿松书法中看出“练书法很有章法,起点高路子正,远学晋唐,近学启功,同时得益于皇室文化的滋养,特别能借鉴‘馆阁体’的风格。清新高雅,有文人的情怀。”2009年9月20日,苏士澍为魏殿松创作的《老子道德经》长卷题词。2014年初,苏士澍先生得知魏殿松在保利大厦办书法展,当即为书展题字“紫宸清韵——贺魏殿松书法作品展”。可见苏主席对其作品之厚爱。2010年8月,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原副主任金运昌得知魏殿松书法在《书法名家报》上刊登作品,专门为其题词“紫宸清韵”。
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政协教科文卫小组副组长胡振民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练习书法,首先把古代碑帖搞清楚,还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魏殿松在故宫工作,有条件接触到故宫馆藏碑帖和皇帝手书真迹,其作品很好的继承了传统书法,有正大气象。”
▲ ? ?魏殿松作品:风华正茂 68cm×68cm
书法美学专家曹利华教授是最早为魏殿松写书评的,他在《学得进,走得出》中写道:“笔法显然比较劲健,在柔美中增加了力度,笔画开放舒展,一字之中肥瘦有别,一行之内轻重不同;字字独立而气息相通,点画分明而使转灵活;庄严规整中见洒脱,静穆含蓄中见神韵。流畅、自然,字与字相互独立,而又行气相通:或是字形轻重变化,或是笔画首尾相应。起首为楷,转而楷中带行,渐次流畅不拘,楷、行相间,挥洒自如,越到后来越显得潇洒自然,俊美流畅。”这是对其精于此道的褒奖。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书画鉴定家单国强对魏殿松其人其书均有相当的认识:“魏殿松是位很谦虚和善良的人,做人做事很低调。我们是故宫的同事,经常在一起开会,在研究院里工作。平时他热爱书法艺术,时常交流一些书法方面的问题,他喜欢‘馆阁体’,受到启功先生的影响和指导。做一个故宫人就应该这样,热爱故宫文化,又学习皇宫里的艺术。这些年书法艺术大有长进,一看就是宫里人写的字,皇气十足,比较正派清纯,厚重高雅。他现在还年轻,又爱学习,以后他还会有新的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作家、书画家吴欢在评价魏殿松其人其字时说:“我和魏殿松认识20多年,他人实在、不张扬,谦和不做作。‘字如其人’,一看就是皇家的范儿,他得到了启功老爷子的真传,我逢人就讲,想学皇帝字就找殿松。他的字,柔中带刚,软中带硬。印证了他的名字,魏晋风,殿堂韵,松柏骨。”
国务院参事室办公室主任、作家、书法家陈廷佑更是写藏头诗一首,高度评价魏殿松书法:“殿试谁能上紫宸,松窗特许揽青云。书风独特三希味,妙取康乾八九分。”
……
多位领导、专家之语正印证了魏殿松深得中国书法之真谛,与其书法“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特征,正所谓文质简约而神思弥漫,高雅脱俗,不落凡尘。
▲ ? ?魏殿松作品:左右圆书静中涵道妙 春秋风月佳处得天和 136cm×34cm×2
松骨诗心续书奇
任何一条通向成功的路都需跋山涉水,而艺术之路更贵坚持。一个真正有着艺术追求的智者,必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内心,而不是在稍有小技时便自我满足,到处挥洒。魏殿松是这样一位生性温和沉稳,沉醉于自己的书法圣境,坚守着笔墨圣地。他匠心独运,形成形神兼备,意趣盎然的一派魏氏笔法,无声地感染着观者。
自幼在赊店古镇度过童年的时光,与清风古韵朝夕相伴,耳濡目染,魏殿松对传统文化抱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见解,并自觉的将这种深藏于内心与血液之中的养分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作品当中。他常说,学书法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要常读名帖、练眼力、修境界。学书法应从古人学起,深研字的要义,做到胸有成竹才下笔。魏殿松说,古来才彦多寂寞,时下躁动的大环境必然波及书画圈,若要成正果,必须不为所动,要耐得住寂寞,他以诸葛亮的《戒子书》为座右铭,完成了书法200余篇。这种心态上的安静、精神上的纯净,引领他的书法创作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境界。
“意在笔先”,在飘逸跌宕的线条里,有书者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像是密码传递着书者的生活情趣和人格境界。字如其人,魏殿松是儒雅而睿智、沉稳而平和的。他深信一个艺术家的文化涵养,决定其艺术创作的深度和高度,他梦想“读万卷书,赏万卷画,行万里路”。醉心翰墨诗词,醉心大自然,祖国的锦绣山河,许多地方都有他的身影与足迹。在徜徉于名胜古迹,观赏殿堂楹联、馆阁字画抑或摩崖石刻时,魏殿松心底总生发出无限诗情画意。从他书写的斗方、横幅、匾额、中堂、扇面中,特别是从他的自作诗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书法家情怀的淳厚和丰富。
▲ ? ?魏殿松作品:韩愈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36cm×68cm
诗情与书意能如此地融合,没有心灵的默契是万万不能的。魏殿松就是这样一位诗情共墨意的艺术家。他的诗信手拈来,清新自然。笔端柔情随处可见:
醇香美酒杜康泉,河虾相拥横行蜷。
鸭蛋血红样黄鲜,河雾平行不及岸。
王母玉女众神仙,曹操唯喜九大碗。
汉武至今御酒观,妙手造化出河南。
此诗看似写酒,实则抒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依然是依依故乡情、恋恋游子意。
融雪湿地望天边,青山绿水湖相连。
纯净透彻三界外,只有牦牛不畏寒。
吉祥天母昆仑山,西去仙路彩云间。
养育河曲人生路,返璞藏真归自然。
这是“青海湖”畔的写意。2010年8月12日,青海阿尼玛卿藏族文化中心开光仪式在阿尼玛卿雪山下举行,魏殿松受邀前往,留下了一行行饱蘸深情的诗句:“日精月华天地间,风幡牛羊巧装点。千里草原千里路,万里祥云万里天”、“日照彩云映青山,月撒昆仑育草原。游子如潮天山路,感受天地和人间”这是其“感受青海·日月山”的诗作;“阿尼玛卿神圣山,格萨尔王故事传。慈悲为怀天下事,江山永固祈平安”、“佛教传承育雪山,功德无量讲慈善。知因识果得吉祥,心底澄洁天地宽”此乃“感受青海·阿尼玛卿”的字句。
“庭前梧桐百年生,窗外垂杨绿倾城。昨夜雷惊夏雨至,今朝梦醒布谷鸟。”这是感悟四季更替的细腻;“荷叶亭前芳草稀,绿槐高柳岸东西。泛舟星月行人尽,清水一湾莺歌啼。” 这是静谧惬意中的心灵回响;“漓江清明雨纷纷,竹篙老翁载游人。山歌过湾轻舟越,抖擞群峰三姐神。”这是“桂林游”的感怀;“瘦西湖中白鹭会,芬芳桃花蜂蝶随。阳春赏景三月美,扬州城外雨纷飞。”这是“过扬州”的洒脱。“霜过九寨月满天,雨撒黄龙松不眠。杜甫草堂诗圣见,李白故里遇神仙。”这是“走九寨”的情绪……正是这些看似随意书就的字句,向我们披露了书家内心独持的追求与自信,他是多么钟情于“绿石松风”与“紫宸明月”的砚田笔耕啊!
魏殿松内心充满着诗情,又将这诗情融入书法中,于是一幅幅形象俊逸、个性鲜明、无尽妙意的墨宝便诞生于世,带给我们美的艺术享受。没有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精神气质、不同寻常的经历,无法写出书法的气势和情趣。魏殿松始终守着内心的纯正,远离当前书坛的奢靡浮躁之风,在砚田笔墨中静心耕耘。其深厚的笔墨功夫,广博的学养,加上独标高帜的创作思维,必将引领他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远,似山巅挺拔之长松,蓬勃茂盛,岁寒不凋,艺术生命长青!
▲ ? ?魏殿松作品:《江城子》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