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映人生 勤奋刻辉煌 ——工笔女画家徐欣笔下的花鸟意境
▲ ? ?著名画家徐欣
【人物档案】
徐欣,笔名余慧,女,1981年生于河北正定。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本科,获学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北京。
2008年作品《春来远山净》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2008年作品《波上寒烟翠》入选“和谐家园全国工笔画作品展”;2008年作品《岁寒远山净》入选2008年全国中国画展;2008年作品《烟翠春秋醉》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2008年作品《春来岁岁寒》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2010年作品《万壑松风》获“和谐燕赵,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2010年作品《山似屏风静》入选“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2010年作品《晨曲》入选“第二届线描展”;2011年作品《夏过秋凉》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展”;2012年作品《山似屏风静》入选“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 ? ?徐欣作品:《波上寒烟翠》 98cm×180cm
孤鸟映人生 勤奋刻辉煌
——工笔女画家徐欣笔下的花鸟意境
■ 记者 ?胡慧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这首《将进酒》,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桀骜不驯的性格,整首诗气势豪迈、热情奔放,抒发着李白自己愤进的情绪。李白作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天南海北。他的诗歌清新飘逸,意境奇妙,想象力十足。
采访当代画坛杰出的工笔花鸟女画家徐欣老师,我常常有一种错觉:在其文静的外表下,其精神气质却时不时地与李白重合。我所感受到的徐欣老师,拥有着李白宽大为怀的性情、王羲之孜孜不倦的勤奋、陆游悠然自得的豁达。正是因为这样,才一步一步从默默无闻走到了今天的辉煌。她笔下的花鸟,画风凝练,造型严谨,挺秀工致,神似逸韵,笔墨典雅,独领群芳。她用自己传神的画笔,诠释着无悔的花鸟人生。
▲ ? ?徐欣作品:《晨曲》 145cm×180cm
义无反顾踏画途
?
“直至今日,我仍然觉得自己的天赋很低。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首先得感谢各位老师对自己的照顾和指导,以及他们认真的勤恳的付出。此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的勤奋弥补了很多先天上的不足。”这是采访过程中,谦逊干练的徐欣老师讲的一段话。与老师的沟通中,我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勤奋”。
出生于河北正定的徐欣,在老家上完学后,进入人民日报工作了四年,与此同时,还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美术。在当时对画画还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由于当时工作的原因,她无意中参加了两次大型书画展——由中宣部审批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活动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彻底改变了徐欣老师的人生。在活动过程中,她逐渐被这从未涉及的领域所吸引,一些书画名家在了解了徐欣的基本功之后,都建议她继续学习绘画。2008年,徐欣瞒着家人,辞去了人民日报的工作,开始跟着花鸟画家张发俭老师学习工笔花鸟。张老师是她绘画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为人朴实,在拜师学艺的三年中,张老师注入了巨大的心血,他对徐欣无微不至的关照和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奠定了徐欣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在徐欣的绘画道路上,除了启蒙老师张发俭,还有两位老师对徐欣的影响也很深远。在跟随张鉴老师一年的学习中,对于自己过去不熟悉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中国传统画作和中国画里面的一些知识,包括绘画道路上的一些规划,徐欣都在张鉴老师身上学习到了精髓。之后,徐欣又拜张元吉老师为师,张元吉老师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上的综合素养,让徐欣在创作方面更上一层楼。
▲ ? ?徐欣作品:《山似屏风静》 200cm×145cm
虽然有着恩师的耐心指导,但是求学路途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从辞职的那一天起,徐欣几乎没有工作,变成了一个职业画家,只是凭借一些简单的收入来源养活自己。一个人在北京的生活并不容易,生活的拮据已经让徐欣不得不考虑吃饭的问题。果不其然,最终家人还是知道她辞去人民日报的工作,父母的不理解,更让徐欣深感走上绘画这条道路的坎坷。在当时的情况下,父母认为无论怎么样在人民日报工作都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让自己衣食无忧。但是徐欣却认为那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什么可打动人心的。她不想像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样行尸走肉地过一辈子,过被安排的人生,中国传统妇女的一生,我不想过。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她挚爱的绘画道路。
在采访中,徐欣老师告诉记者,从那次之后,她七年都没有参加过家庭聚会。姥姥病重期间,家里拍了一张全家福,徐欣因忙于学画,并没有回去,这给她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唯一一张全家福只有徐欣不在。从小被姥姥家带大的徐欣,对姥姥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深受姥姥的影响,姥姥是很强势的一名女性,曾担任过妇女主任,她告诉徐欣,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人生啊,不要后悔!直到今日,徐欣从事着挚爱的绘画事业,也带着姥姥浓浓的爱。
▲ ? ?徐欣作品:《岁寒远山净 》 180cm×98cm
夏逝秋来冬心寒
?
如果仔细品味徐欣老师的画作,你会发现,在她最初的画作中,总会出现一群野鸟。她从不用浓墨重彩的颜色去渲染,画面中轻色调的画风,花鸟融情于景,从画中透露自然与生命融合的沟通,它们姿态各异,虽然成群结队,但又各自孤寂行走。通过徐欣精致的笔触,花鸟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刻画入微,惟妙惟肖。这让我禁不住地想要探寻这些野鸟背后的故事。徐欣告诉我,她之所以用野鸟来表达,是因为仿佛自己就是山中飞出来的一只野鸟,这种鸟很常见,也很好养活,就像自己当时负债学画画的生活状态。为生活的压力所迫,让她觉得生活是灰暗的。她希望在一个纯净的环境里,希望自己能够无忧无虑地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一般的花鸟画作中,鸟正常是往下看或者眺望远方,而徐欣笔下的野鸟,总有向上看,还有往回看,可见她对未来生活抱着无限的渴望。
在第二届线描展中,徐欣以花鸟作品《晨曲》入展。作品以整体抒情的构筑、局部细腻的描绘和饶有情趣的情节,以“无丝之弦”“无声之乐”,诱导出观者潜在的情感和韵致,使之沉淀为孤远深邃的意境。用简单的线描着野鸟挣扎在束缚“它”生活的沉锁中,让“它”透不过气,野鸟的神情并不狰狞,但从眼眸中绽放出坚定的光芒,简单而不简约。这些,无疑让我看到了徐欣这小小的“孤鸟”,终究会展翅高飞,遨游在她所想要的世外桃源中。
▲ ? ?徐欣作品:《庭院深深》 240cm×180cm
徐欣画中的孤鸟,时常生活在秋冬之际,色调冷淡,孤鸟的颜色也常与季节合二为一,透露出素净雅致、宁静致远的意境。秋天意为丰收的季节,徐欣希望自己的绘画就像一颗颗丰收的果实,而现实的残酷却是生活带来的穷尽寒冬。现实和理想不断冲击着徐欣的灵魂,所以画作中透出的清而弥新、悠远隽永却是寒冬中画笔下唯一的希望。徐欣用自己的勤奋、自己的毅力、自己的孤勇,献给了自己挚爱的绘画。窗外的风景与徐欣无关,她的生活只是手中的画笔,和凛冽寒风中坚定不移的心。徐欣眼中的画作,是从生活中取景,要热爱生活,理解生活,以独特的构图、虚实比照等手法,造就出静谧、典雅、淡然、浪漫的情境,然后以借景寓兴、托物抒情等手法,来彰显对未来生活的赞颂,对美和爱的咏叹。
徐欣认为自己的造型能力并不强,在师从张鉴老师学习期间开始,她连续六年去西双版纳写生,从生活中采撷素材、从自然景观中重新结构笔墨形式,寻找新的语言表现,从游历写生中得稿,用繁密的花枝主体代替传统的折枝构图法,完全是大自然满目生机的直接观感,根据画面的需求,配上或动、或静、或少、或多的翎毛类动物,显示出独创的奇趣。
在西双版纳写生中,禾雀花是徐欣老师一直想要挑战的花种,由于没有见过,以及造型十分独特,在一次写生中,恰逢花期,徐欣站在花下写生整整十一天,整个花期她都与禾雀花一起度过。禾雀花独特的气味,正常情况下在花下一小时就麻痹神经丧失味觉。而为了历练自己对于造型的理解,徐欣强忍着气味,依旧练习。就是在传统花鸟画的完美程式和严格法度,当代文化特有的明朗格调和饱满的激情,两者的结合统一,终构成了徐欣工笔花鸟画的特有风格。
▲ ? ?徐欣作品:《万壑松风》 240cm×120cm
秋去冬走春心漾
?
2012年,对于徐欣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用绝境生奇迹来形容。置身一人在北京漂泊已久的徐欣,生活在那时已经面临最大的绝境,绘画事业也平淡无奇。当时走投无路的徐欣给家里的大姐打了一个电话,悲痛欲绝的徐欣哭着对姐姐诉说着:“姐,我已经坚持不下去了,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如果我再没有成绩,我就必须要出去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实在是太难了!”听到一向坚强努力的妹妹这样诉说,姐姐忍着心中的泪水,依旧鼓励着徐欣,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事业,现在没有任何理由放弃。结束了这通电话,徐欣在痛哭中不断思考。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欣创作出《山似屏风静》,在这幅作品中,她以灰色为主色调,黑白灰三色的渲染调剂以墨色为主,掺杂着一丝丝白色。照应着当时生活和心境的灰暗,白色是从绝境中透过最后的光芒,丝丝缕缕地散进心里,画中的石头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重担,无能为力,再也承担不起压在自己身上的压力。满篇覆盖着的小草,小草本意可指坚忍不拔,但是画境中冬天的草代表已经进入枯萎期了,不再散发勃勃生机,耷拉下来靠在土壤上,很萎靡的样子。在画作中,作者淡化了色彩,以水墨浓淡和用笔虚实结合来表现内心所冲击的感触,线条明晰,笔触精到,刻画深细。画面虽然看似单薄,但整体画面感却恰到好处,观赏者能从中感到自然的宁静,非常具有感染力。
▲ ? ?徐欣作品:《夏去秋寒》 98cm×180cm
和姐姐打完电话三天后的徐欣,接到了改变她人生的一个重要电话——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组委会致电徐欣,告诉她《山似屏风静》这幅作品入选了。徐欣久久不能忘怀那一刻她听见这个电话时的心情。不断反复确认,最终忍不住痛哭起来。对于一个从事职业绘画的人,画作能进入中国美术馆展览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在2012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展出之后,这幅画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同时徐欣也成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一员,她终于迎来了春心盎然的春天和她梦想中的桃花源。
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徐欣终于拥有了她应该拥有的,从事绘画以后她戒掉了所有的爱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钻研绘画,在书本中去遨游学习,困境铸就了现在的徐欣,从徐欣身上,我看到了果断和谦逊,简单朴素而又真实自由。一直奋进的徐欣认为,自己始终是个学生,在绘画领域她还是个初学者。很喜欢徐欣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物质上的贫穷不能让我屈服,精神上的匮乏才让我害怕!
▲ ? ?徐欣作品:《早春》 140cmX210cm
创新独具风格异
?
清代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从徐欣独特的画作中能感受到她的匠心独运,使画面有紧有松,虚实相生,富有节奏,更加添加了画面的韵律感以及情趣,从而达到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的含蓄的艺术效果。
她的作品《觅》中,一群鸭子在草丛中顾盼寻觅,那是对生命的向往,是温润的情调、恬静的氛围、纯净的爱意……从其每一幅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生命的勃勃灵动、情感的涓涓隽永,渗透出画家丰富的内在情感和审美理想,达到了“画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西双版纳的写生生涯也是对传统工笔的一个大胆的创新,一向用笔墨偏淡雅的徐欣,在过去六年的西双版纳写生中不断成长,传统工笔画的技法在五彩斑斓热情奔放的西双版纳中冲击着她的灵魂,让她一次次在画作上反复推敲。在不同花卉突出的地方,显示出娇丽多些妩媚、华丽更显富贵、艳丽倾向浓烈、俊丽较为潇洒、瑰丽多含壮观,绚丽则光彩照人。绘画是视觉的艺术,在她的笔下冷暖相互映衬,使人有色生情,因色寻物,难以忘怀。
徐欣逐渐打破了单一的传统工笔花鸟绘画,在虔心学习的过程中,更游转山川湖海,走访名胜古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徐欣的灵气在于,除了在画面的表现和意境的结合上下功夫之外,她肯在创作背后的文化意境上去追求,去积淀,就是为了让作品具有一种深层次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她的作品既格调高雅,也不故弄玄虚,画如其人,真诚而敏感,执着而亲切。
作为一位实力派的工笔花鸟画家,徐欣将凭借自己的勤勉,打造出现在这般成就,我打心里敬佩徐欣老师对待人生的豁达,她追寻绘画这终身的热爱,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回头望去,也便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 ?徐欣作品:《烟翠春秋醉》 180cm×98cm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