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暗香来——原北京市政协主席、画家陈广文的梅花精神

▲ 画家陈广文

【人物档案】

  陈广文,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九届政协主席、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名誉会长。曾出版《广文学画》《广文画梅小品集》《陈广文画梅》《陈广文画梅辑》《问梅》《陈广文梅花作品集》《品梅·陈广文作品集》《陈广文绘画作品集》《赏梅·陈广文作品集》。

  分别于20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12月在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厅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6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7年10月25日在全国政协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3月19日在香港展览中心举办个人画展、2009年3月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举办个人画展、2009年5月26日在贵阳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0年3月20日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1年7月28日在陕西西安大唐西市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1年9月28日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2年11月30日在台湾台北市诚品信义店展演厅举办个人画展、2014年9月20日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个人画展、2015年6月20日在北京吴东魁艺术馆举办画展、2015年11月1日在北京宋洋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6年1月21日在江西南昌699艺术中心举办画展。

为有暗香来

——原北京市政协主席、画家陈广文的梅花精神

 记者 邵妙苗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代陆凯在荆州时,曾托邮差转寄一支早春的梅花,给他在长安的挚友范晔,并附上了这首五言绝句,“折梅寄友”从此成为佳话。欧阳修的“穷冬万木立枯死,玉艳独发凌清寒,鲜妍皎如镜里面,绰约对若风中仙”,既赞美了梅花傲雪坚毅的品格,又写出了梅花如仙似玉的形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通过梅花表现自己怀才不遇却百折不回的节操,备受古今推崇。

  与古人一样,陈广文先生也爱梅,在他心中,梅花是“凌霜雪节独完”的高洁志士,是“欲传春信息”的使者,是“凌寒独自开”的冰香美人,是“铁骨傲霜雪”的无畏斗士,是“数点梅花天地心”的哲人思考……纵观陈广文十余年寻梅、问梅、品梅、颂梅之路,细品陈广文画梅的作品,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一年四季,梅花都开在他的心里。

▲ 《喜上梅梢》 68cm×46cm

梅 骨

 

  陈广文,19364月生,河北大厂人。经过“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成熟的中年”之后,在组织培养下,遵循“勤奋、执着、奉献、低调”的做人原则,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等职。

  小时候,每读到文人雅士颂扬梅花的诗句,陈广文总被梅花高洁清香的仪态及出尘傲雪的品格所感染,他从小就爱画梅花,没人指导,也没看过美术书,纯粹是对着梅花画梅花,大自然是他的启蒙老师。

  长期从事党政工作,陈广文对中国画的浓厚兴趣并没有减退,但终因工作繁忙,绘画始终只是业余爱好,没能踏踏实实地专心画画。不再担任北京市政协主席职务后,他在一次打球活动中不小心受了伤,之后又碰上SARS(非典型肺炎)肆虐,被迫留在家中。为了不让自己无所事事,甚至因为行动不便而心生烦恼,他重拾画笔,埋头几个月,认真研习国画的基本要领与技法,不懂的地方,就打电话向国画名家请教。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画上十多小时,痴迷的程度可谓废寝忘食。

  这重启了陈广文的绘画之旅。他充分利用这段出不了门的时光,“掸衣正冠”,专心执笔画画,开始了他生命中的第二春。那年,他67岁,正值书画家的“妙龄”时光。就像著名画家齐白石60岁改变画风、姜子牙80岁拜相一样,不服输的陈广文就天天在家里作画,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画意和感悟,一股脑儿地抒发了出来。“作画时达到忘我是莫大福气,最高奖励。再妄求得到什么,就违背了学艺术初衷。下笔随意,没有负担。教过我一笔就是老师。有名的、无名的都为我启蒙。我要苦学书法,为画的线条补钙,画出境界与平常心!”

  重拾画笔的陈广文主攻花鸟,尤其爱好画梅,这源自他骨子里的爱梅情结。只是,与懵懂少年时期不同,有了岁月的积累,有了更多穿透生命力的故事,他更能明了自己心中所想,也更能准确把握表达充沛情感的节奏。这些都为陈广文的画作形成个人特色奠定了基础。陈广文觉得,画梅丰富了他的文化生活,令他修心养性、陶冶性情、乐观向上、笑对夕阳,尽情享受着“健康的老年”。著名评论家柯文辉先生说:“经历垫厚了艺术,艺术美化了老年,二者携手同行。”

  陈广文以其广博的人生阅历、聪颖超拔的悟性、深厚的涵养与挥之不去的人文情怀,在绘画艺术领域,特别是在梅花这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尊崇的题材上,从临摹体验芥子园入手,深耕十余年,转益多师,遍临梅谱,潜心研究历代名家如王冕、金农﹑吴昌硕、关山月特别是当代名家王成喜的画梅技艺,采英撷华,博采众长,渐臻佳境。

▲ 《迎春》 68cm×46cm

梅 魂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陈广文喜欢阅读赞美梅花的诗词,更喜欢梅花高洁、清香的韵味和凌寒傲雪、俏不争春的气质与品格,他认为,“做人就应该像梅花,做事就要有梅节,有着不卑不亢的人生观,顶天立地,见大人物你不‘小’,见小人物你不‘大’。”这些以梅喻人生的平实道理,不是先贤哲思,而是陈广文富有沧桑感的肺腑之言。他用笔下的梅花,与人们分享他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陈广文深谙个中道理。但要想高于生活,就必须到生活的源头中去。陈广文爱梅,更把梅花视为梅师梅友。为了画出有时代气息的梅花,他在十几年笔耕不辍的同时,跋山涉水,万里踏雪寻梅、赏梅、画梅,多次到北京中山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广东陆河梅园、武汉磨山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苏州香雪海梅园、鄢陵梅乡等地赏梅,观察大自然中的梅花,写出他心中的梅花。多年来,他寻赏到近百株古梅,拍摄了一批有参考价值的照片。久而久之,生活的积累,他对梅花的神韵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以梅花精神写梅魂,艺术上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

  有一次,陈广文在翻越崇山峻岭中,无意间发现一株苍劲虬曲的古梅半卧山涧,梅身疮孔斑斑,枝干纵横交错,虽缠满了岁月的悲怆,却依然凌寒独自绽放。这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他当即画出了写生墨梅。这幅墨梅,以黑白之变化,尽展古梅之神韵。画面上没有千树万花,繁花似锦,只是老干残枝,疏萼数朵,黑白分明,大有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意蕴。

▲ 《虬干争艳》 68cm×136cm

  陈广文画梅,同时,梅花的精神、品质,反过来又是激励、鼓舞他不懈追求的动力。他画的《冷香》,神清气爽,超凡脱俗,品质高洁;他画的《傲雪》,铁骨铮铮,枝挺花艳,暗香沁人,春意盎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画的《凌寒》,笔墨简朴清雅,笔法飘逸,苍劲率意,挥洒自如;他画的《迎春》,笔墨生动,神韵沛然,气势博大,融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审美意趣于一体,表达了梅花的高雅、圣洁,令观者耳目一新,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以升华;他画的《暗香浮动》,满月澄明,夜色融融,月光下的腊梅枝茂花繁……梅,是画家化身自然韵律之中,流淌着无限生机气韵的生命精神。临图观赏,似能嗅到花香浓郁,沁人心脾。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陈广文在梅花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也通过梅花展示了自己的胸襟情怀。唐代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明代恽南田认为:“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陈广文继承发扬的正是这种内美与外美、精神与笔墨的统一。他认为,笔墨的运用既是画家的基本功,又是自我修养的表露,这直接与画家的人品、胸怀、个人特征、文化修养、人生阅历等密切相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才气、品格、勤奋、修养缺一不可。这也使他在画梅花时,更有悟性、更有创意、更好更灵活地运用技巧,营造氛围。

▲ 《凌寒》 46cm×68cm

梅 韵

 

  陈广文钟情于梅花多年,他以大自然的风光和梅花怒放的景色作画,一扫传统梅花的清冷孤傲,而是以饱满的色彩、绚丽的花朵,恣意洒脱地渲染生活中的激情与美好。

  陈广文注重描写梅花自身的形态之美,以形传神,凸显个性特质,疏枝缀玉,缤纷怒放,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在他的笔下,白梅迎风傲雪怒放,凛冽的风、飞舞的雪、清冷的月,映衬出梅花凌寒不惧、俏不争春的坚贞乐观精神;红梅气势宏大,雄浑高古,挺拔伸展,大气磅礴;黄梅绚烂精彩,香气袭人;绿梅清新自然,赏心悦目……陈广文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了梅花不畏霜雪、战天斗地、坚忍不拔、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在他看来,梅花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奋斗者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共鸣。

  在技法上,陈广文继承前人精华又不拘泥古人,用笔潇洒大气,笔法娴熟精炼,构图繁简有序。在花瓣的点染和勾勒上,飘逸潇洒,繁密茂盛,绚丽多姿又浓淡相生。在枝干上,勾染皴擦细腻,而在行笔过程中又通过提按、顿挫以及笔的顺势变化的散锋或枯涩笔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枝干的岁月沧桑质感。梅枝坚挺向上,百枝交汇,密而不乱且穿插有序。画面笔意流畅,气韵、意境、精神化为一个整体,用笔灵活、虚实相间,将静态的梅枝老干、馨香点点,化为一种流淌的鲜活跃然纸上,酣畅淋漓,烘托出梅花的高洁与凌寒傲然,在苍茫秀色中再现素洁高雅的古典美和诗意美。不论是一枝独秀,还是整株乃至数株梅树构图,都充分展现出他的美学追求及哲学思考。

  陈广文笔下的梅花,既不失传统法度,又寄寓时代精神,高洁清香,出尘傲雪,完美再现了梅花的品德。亦师亦友的当代画梅名家王成喜对他的梅花予以充分肯定:“从他的性格和经历看,他当然喜欢梅花!从他画梅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深悟梅的品格。广文以极其感人的热忱、以独特的思维和灵性去表现他心目中的花。他以自己的审美和学养,找到了适合他自己,而又非他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梅花品格的艺术语言。他画的梅,老干虬龙,新枝劲挺,墨色鲜明,格调清新而脱俗,看上去顺眼、入时、赏心悦目,一种特别的质朴、纯真、高洁、生动之美扑面而来。说它特别,就是一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美感,这正是广文作品的独到之处。”王成喜并以书法形式送了一首诗给陈广文,“心底真情,笔下生花。勤学苦练,精研六法。师法自然,有感而发。博取众长,自由挥洒。咏梅品格,传承文化。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 《俏不争春节节高》 136cm×68cm

梅 品

 

  “画梅,就要学习梅花顶天立地的精神,做个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好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胜任其他的事情。画梅,让我获得了许多草根朋友,也是我做慈善的主要源泉。凡是有公益慈善拍卖活动需要我的作品,我都是无偿捐赠,前前后后已经捐出了100多张画了。”向梅花致敬,陈广文在方寸画上梅花间顿悟万千世界,以一己之力长年恪守践行言行合一,开启了一场以“梅”为名的慈善人生之旅。

  多年前,有报纸刊登了一位贵州教师的儿子身患白血病,家里千方百计也难以凑足手术费,亟待社会救助。看到新闻,陈广文想起之前在一位朋友那里有一笔尚未兑现的“画款”,便与朋友联系,及时为小男孩筹得救命钱。如今,这位父亲每逢春节都会打电话给陈广文拜年,并告之孩子的身体近况。“当年朋友拿走我8张画的时候,以示友情,我分文未取。但这位朋友坚持与我约定,若以后有急用,可随时随地取‘画款’。这回正好赶上用场了。”陈广文将这些深谋远虑告诉记者时,很是得意。

  还有一次,在远赴宁夏考察期间,陈广文得知当地一对大学生姐妹为挽救患白血病的弟弟而奔走,当即匿名捐款2万元,并通过公用电话表达问候。他对小孩家长说,不要让小孩子感冒了,白血病容易引发并发症。陈广文回忆道:“我自称是外地人,没有必要知道我是谁。”被救助的家庭后来通过多方渠道打听得知实情,并多次提出要登门致谢,均被陈广文婉拒。“他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肯定要花不少钱。我跟他们说,千万别来,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记者亲眼看见,广结善缘的陈广文甚至给保安、服务员也免费送过画。他奉行一日开心就开心,一日高兴就高兴,只要碰到脾气对头的人,就毫不吝啬笔墨,并乐呵呵地说一句:“给您!”他说:“这些孩子出来打工不容易,虽然不一定看得懂画,但哪怕是送给他们一幅很小的画,也会让在外漂泊的他们有认同感。很简单,他们喜欢我的画,很真诚地对待我的作品,也是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价值体现。这些画都是我的心血,之所以无偿赠送,不是因为它们不珍贵,而是因为它们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快乐。”

  陈广文对记者说,自己称不上所谓的“家”,甘愿当一个爱梅、寻梅、问梅、品梅、颂梅的人。“四季轮回、沙漏滴落间,人的视野、思绪、轨迹会发生质的飞跃。在人生不同阶段,我都会给自己不一样的提示,活在当下,莫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到了我这把年纪,要求唯有‘静、动、德、善’四个字。画梅是以静养心,打网球是以动健身,以德律己来保持晚节,以做慈善来善待人。”陈广文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或许得益于此简约四字提示,在80岁的陈广文身上,时光流逝的速度极为缓慢,有一种乐观豁达、风华正当年的光芒在熠熠生辉。他的秉性与梅花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极为稳健的大家风范、阅尽人生之后的谦逊、北方人惯有的耿直。现在看来,这些类似梅花的秉性,不知是与生俱来,还是修身养性之果?“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咏梅诗,不正是陈广文艺品和人品的真实写照吗?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中国传统文化给梅花注入了厚重的内涵。而喜梅、爱梅、画梅的陈广文,则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大气魄,大思维,大境界,也最大限度地诠释了他的梅品和人品,他的人生态度,则更是对梅骨、梅魂、梅韵、梅品的最好诠释!

▲ 《独赏》 68cm×46cm


(编辑:如水)

相关

豪放厚重,雄浑苍茫——李冠德山水画的笔墨意境豪放厚重,雄浑苍茫

李冠德的作品显现出山川的风姿与神韵,溢出沧桑悲凉之气和无尽的形神魅力,饱含朴拙厚重的磅礴气势和空谷回音的风骨神韵。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现当代的变化和西方艺术的思潮,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用笔其实都深藏乾坤,或粗犷豪放、或精细稳健的墨色,营造出独具匠心的意境,虚实变幻间达到了澄澈空灵的至美至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倾听山水的韵律——读著名画家王德龙笔下的山水倾听山水的韵律

王德龙从小热爱生活,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传统笔墨基础扎实,在色彩上勤于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作品,雄奇与秀美共存,树木茂盛,急流浪卷,云气浮动,峭拔逶迤,磅礴苍润。或云海迷朦,或瀑流飞溅,或满山朝霞,或月隐长空。画面清隽秀润,意趣生动,墨色沉静,简洁淳厚。用笔洒脱洗练,既有阔笔大写意式的整体造型,又有细节真实的描绘,将群山高迭,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