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乌托邦

寻找乌托邦

■ 孙海云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每个民族的宏图里都有一个理想国,每个时代的梦里都有一个乌托邦!

无数的先贤圣哲,如孔子、柏拉图、陶渊明、莫尔……都曾为我们描述过那如诗如画的梦想:从对大同世界蓝图的描绘,到对乌托邦理想国憧憬的抒发;从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到对梦想之路的追寻……无论是哲学家的思索,还是革命家的实践,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完美的追求,从未放弃过超越现实的努力。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梦想都一直激发着人们对它的神往,并激励着人们为它而奋斗。“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正是因为有了梦想,人们才能够忍受社会现实的丑陋、苦难以及种种不合理现象。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将梦想变为现实,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付出了极其艰辛、甚至悲壮的巨大努力。

完美只是一个梦,梦想从来都不是现实。乌托邦是无何有之乡,是子虚乌有之乡,是不存在的地方,但却绝对不是虚幻的境界!梦想有的时候是不能实现的。但是,“不能实现”不等于没有意义。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现实的努力中,“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主义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东西。不可想象,没有梦想,人类将如何继续生存和发展?乌托邦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它远远超越现实社会。人类尽管只能生存于现实社会之中,但人类却不能没有超越现实社会的理想目标。否则,人类将失去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动力。

对人类而言,缺少梦想、抛弃梦想就意味着,人类的思想越来越局限于现实,人类的目光越来越短浅,超越性的精神越来越少,乃至完全阙如。因为梦想是指向未来、与社会现实不尽吻合、超越社会现实的东西。梦想的消失则会导致一种全然静止的状态,人类如果没有任何梦想,就会沦为现实的奴隶,就会丧失塑造历史的意志,因而也就会丧失理解历史的能力。有了梦想,历史就不再是一种盲目的命运,而愈来愈成为人类本身的创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就在于敢于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超越;信念之所以为信念,就在于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毫不妥协。我们的梦想,就是改造旧世界的理想;我们的梦想,就是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念。既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已经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那我们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把它担当起来,就像我们的先辈曾经做过的那样!

(编辑:如水)

发表回复

相关

承德七十二景序

赵君金平,丹青师者,钟情山水,独爱承德。强恕而行,避暑山庄五载舟车;数易其稿,七十二景层层勾勒。反身而诚,风餐时天籁萧瑟;乐莫大焉,露宿处亭台楼阁。自出机杼,经纬千年不朽之珍奇夏布;另辟蹊径,萃取经久如初之草石颜色。不改初衷,承继青绿山水之文人风格;高山景行,取法《千里江山图》之峥嵘巍峨。皆备于我,借鉴宫廷界画之笔墨法则;再现繁华,有如《清明上河图》之波澜壮阔。形神兼具,迁想妙得,完美追摹昔日盛景,精致描绘醉人山河。

为山川立传

为山川立传 ■ 孙海云 山水之妙,在乎意境之幽远;意境之由来,在乎气韵之充沛;气韵之生发,在乎笔墨之精妙。你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