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自在心,虚实写风神——著名画家穆永瑞先生笔下的古趣乡风
笔墨自在心,虚实写风神
——著名画家穆永瑞先生笔下的古趣乡风
■ 记者 邵妙苗
金秋十月,著名画家穆永瑞先生的五十幅国画作品,以《笔墨自在心》为题,在北京上院隆重展出。
画展集中展示了穆永瑞国画人物新作。其中,既有《八仙畅饮》《达摩悟道》《钟馗》《曹雪芹》《松下问童子》《白发渔樵》《品茗》《劝学》等中国传统的古代人物绘画,也有《学毛选》《创业之路》《红军万岁》等主旋律题材作品,更有画家最为得意的村姑系列,同时还展出了《观瀑图》《清溪流韵》等山水力作。开幕式上,多位嘉宾谈到穆永瑞的绘画最值得称道的,即是其用笔与用线的深厚功底,这源于画家多年来工作中对速写的训练,让他在多种绘画题材中游刃有余。
记者看到,画展现场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普通市民。这些读着穆永瑞新闻速写长大的北京人,对穆永瑞的国画无不叫好称赞。对于成熟的画家来说,其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并不难,难的是能获得老百姓的喜欢,做到雅俗共赏。穆永瑞做到了!
小小少年,为画痴狂
1945年,穆永瑞出生于门头沟,这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老区,“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始建于1600年前的古刹潭柘寺就坐落在这里。生于斯长于斯的穆永瑞,从小就显露了很好的艺术天赋,上小学时,他最喜欢上的就是美术课。那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物资匮乏,几乎没什么资料和书籍可学习,穆永瑞就收集大前门、哈德门之类的烟盒画片照着画。家里过年时,他就自己画些花花草草当年画贴了。
上初中时,穆永瑞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由起初的随意涂鸦转向有意识地把绘画作为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目标。当时书店已经有了很多美术知识的普及读本,定价很低,通常都是一毛钱左右一本,这些书都是出自吴作人、叶浅予等大画家之手,比如《怎样画静物》《怎样画速写》《怎样画水彩》等等,他攒下的零花钱,大都买了这些为他打开美术大门的书。
1961年,穆永瑞初中毕业,本想报考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这所成立于1958年的中等专业学校,是新中国工艺美术人才的摇篮。但不巧的是,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学校不招收郊区学生,穆永瑞只好上了52中。
在那个跟粮食短缺和经济困难做斗争的特殊时期,穆永瑞不得不继续独自打理着心底的美术梦。高中三年,画速写是他主要的课余爱好,为了省钱,用的纸大多是从废品收购站论斤买的白报纸边(这是印刷厂的下角料)。到高中毕业时,他画的速写已经装了满满一箱子。他常从报纸上剪插图,在旧书摊买封面封底印有美术作品的杂志,剪裁装订成一本本的画册……为了支持他的美术梦,家里还省吃省吃俭用为他买过一些教材。如德国画家门采尔的速写,就对他学画产生过巨大影响。
有一天放学路过一家书店,穆永瑞看到一本刘文西画的陕北农民速写,爱不释手。但2.5元的售价,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穆永瑞试探着向母亲提出喜欢这本书,当时家里很贫困,母亲沉默了好久,然后转身从箱子里翻出一个小包,里面是用布头包了好几层的几元钱……这本书让穆永瑞受益匪浅,尽管翻得破损了,还视如珍宝,一直留到今天。几年前,在一次书画活动中,穆永瑞对刘文西说起了当年的痴迷,刘文西开心地笑了:“还有这事!”
从业余爱好到专业美编
高中毕业时,穆永瑞也曾报考过专业美术院校,但阴差阳错未能实现学美术的梦想。就在这时,他的绘画特长受到了北京军区某部队工厂的青睐,他因此幸运地成了一名部队工厂的职工。他的绘画才能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工友们的喜爱,大凡写写画画的工作,领导总是派他去完成。后来,他还常常被抽调到上级部队机关搞美术创作,参加各种展览。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被提拔到政治处任宣传干事,大半时间都留在部队画画儿了。
在工厂和机关的绘画经历,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在实践中锻炼了他的美术创作。这期间,他创作的反映车间班组长选举的《民主选举好》、反映职工劳动竞赛的《绣红旗》等作品,参加了北京职工画展;他为抗震救灾的舟桥部队创作的《震不跨的运输线》等作品,受到部队领导好评……
于是,他开始尝试往报社投稿。1973年,他把反映工厂生活的速写寄到《北京日报》,没想到很快就在报纸上刊登出来了,这使穆永瑞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刺激了他的绘画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给报社投稿到报社主动约稿,他的速写和其他美术作品不断地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
1976年,他被借调到北京日报社做插图工作,次年又被借调到《北京文艺》杂志做美编;1980年,他被正式调入报社。这样,一个业余美术爱好者成为了一个专业的美术编辑,并几次破格评为主任编辑和高级编辑,直至担任北京日报社美术部主任。
在北京日报社工作的25年时间里,穆永瑞画了多少插图和速写,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只记得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北京人几乎天天能在报纸上看到他的作品,因此,现在经常碰到四五十岁的画家对穆永瑞说:“我是看着您的画儿长大的。”也有人说:“我是从报纸上剪您的作品开始学画的。”可见,好画家和好作品,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
在1980年代,美术编辑的工作不仅是编辑美术专刊,更大量的工作是为报纸的版面绘制刊头、设计标题、为文字稿件画插图,以及配合宣传报道画新闻速写。那时还是铅印报纸,什么都得靠手工完成,有时候上夜班,总编室将需要配插图的稿件送来,他一般都是边看稿件边构思,画好后送到制版车间,前后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当时北京日报社的领导非常重视版面的配图,社长满运来、总编刘虎山,都给了穆永瑞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满运来多次强调要培养北京日报自己的画家。刘虎山也特别重视发挥报纸美术的作用,他知识面很广,既懂新闻,也懂书画艺术。刘虎山的舅舅黄镇,是位老革命家、外交家,也是位老艺术家,曾入上海美专学习,是刘海粟的学生,后参加革命,在长征途中,他用麻制成毛笔,用锅底刮下的烟灰做墨,在各种纸片上忠实地记录了红军征途中的战斗生活和精神状态,这些作品后汇集成《长征画集》出版,成为长征中仅有的形象史料。受舅舅影响,刘虎山也很喜欢美术,并格外重视报纸美术在新闻中的位置。他经常给穆永瑞布置任务,并提供便利条件,让他外出采风。
1980年代初,北京市政府组织了中国评剧团的名角马泰、小白玉霜等赴远郊慰问演出,穆永瑞随行报道。记得到了密云一个小山村,在河滩上搭台唱戏,十里八乡的村民有的扛着凳子,有的骑着小毛驴来看演出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穆永瑞深受感染,画了张速写《深山沸腾》送回报社,第二天居然在头版刊发了!速写新闻登头版,这是极少有的事。后来这幅作品还获得了北京市好新闻奖。
1984年北京香山发现曹雪芹故居,穆永瑞得到线索后赶到香山,画了一幅曹雪芹故居的速写,也是刊登在北京日报头版,同样获得了北京市好新闻奖。后来,红学会的专家还特意询问他能否找到当年刊登这幅速写的报纸,想在他们的杂志上做介绍。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刘虎山特地发给穆永瑞一个摄影记者证,让他到比赛现场去画速写。穆永瑞每天辗转各个赛场,为报社编辑的《亚运特刊》画了大量速写,对亚运会做了出色报道。在实践中,穆永瑞练就了超强的默记速写功力。
1996年,京九铁路通车,刘虎山派穆永瑞参加北京美术家协会的采风团,去京九沿线画速写,回来后,穆永瑞创作了多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一次,穆永瑞采访回来,在办公桌上看到刘虎山送来的一张电影票,旁边留下一句话:“明天见报。”他到了剧场,才知道是天津歌舞团在北京演出舞剧《妈祖》,第二天这幅速写刊登了,天津市文化局的领导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感谢。2003年非典高发,穆永瑞画了很多抗非典的速写在报纸刊登,后被收入北京画院编辑的《首都名家抗非典速写集》……
日子就这样紧张而忙碌地一年年过去了,穆永瑞也锻炼成了一名真正的画家。尽管他还是在不停地赶活儿,但他在新闻界以及整个美术界,声名鹊起,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经常画插图速写的穆永瑞。
“高手快手”,艺无止境
穆永瑞超强的速写能力,是长期锻炼和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在报社美术编辑工作中,使他受益匪浅的,就是他在中学时代打下的速写基础。多年的速写实践,锻炼了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扎实的造型基本功。他说,一个画家具备了超凡的构思能力、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那么他画一件作品就会得心应手。
早在中学时代,穆永瑞就养成了天天画速写的习惯。放学的路上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时很胆小,不敢拿出笔来在大街上画,他就将重点放在观察上,边观察边默记,晚上再把看到的画下来。他在一本书上看到作者说,画速写开始要慢写,再速写,再默写。穆永瑞笑称,自己是在不自觉中把默写提前练习了。
这样的能力,让他在为报纸画插图中尝到了甜头。报社的同事都觉得穆永瑞画插图和速写一点都不感到吃力,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他总能轻松自如地完成。为此,很多副刊编辑都喜欢让穆永瑞为他们的文章配插图,以至外单位的人也常常慕名而来。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北京工人报》(现《劳动午报》)一位编辑找到穆永瑞,说要对《劳动法》做解读,让他帮忙画两幅插图,而且是“越快越好”。穆永瑞就让朋友坐下稍等,不到半个小时,两幅插图就画好了,朋友惊诧不已。还有一次,一位书商出本武侠小说,上机开印时才被告知印张不够,印厂师傅告诉他,只能赶快找画家画插图来补足印张,通过人介绍,这位书商找到了穆永瑞。穆永瑞也很为难,整整16幅插图明天早上就要交稿,时间太紧了!但禁不住书商的再三恳求,只好答应试试。没时间看书,就让书商复述了一下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决定挑选16个主要人物,画16幅人物绣像。第二天一早,书商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穆永瑞面前,两眼通红的穆永瑞交付了16幅内容生动的插图,书商喜出望外,连声致谢,他却说:别说了,我要去睡一会儿啦!
看着连环画长大的穆永瑞,在1980年代,受出版方之邀,还参与创作了多种连环画,如《三十六计》《史记人物》《资治通鉴》等,熟悉穆永瑞的人都说,他是速写、插图的“高手和快手”。
今年四月,一家出版社要出一本关于市民防恐知识的书,需要大量插画,三联书店的一位编辑负责组稿,点名穆永瑞来画。尽管已是著名画家,也多年不再画插图,但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后,穆永瑞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一任务。在时间紧、编辑要稿急的情况下,穆永瑞放弃了五一期间陪家人外出游玩的机会,独自“窝”在家里十多天,对照书稿内容潜心创作,常常熬到深夜,终于把令人满意的40多幅彩色插画“传递”给了出版社。知情的人说,这些插图的稿酬,抵不上穆老一幅斗方国画的润格。
艺无止境,穆永瑞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一幅插图还是一幅速写,都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为此,他不断地从名家的作品中吸取营养,他喜欢刘文西的速写,喜欢黄胄的速写,喜欢门采尔的速写,反复品读他们的画册,揣摩名家大师作品的精彩之处,寻找自己作品的不足,在掌握造型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线条的韵味,使自己的作品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与此同时,穆永瑞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画创作的路程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他在后来的插图和速写里都是用线作为绘画的主要元素,就是为了靠近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传统的中国画都是用线造型,线是中国画的灵魂,所以,他的国画创作明显具有他的速写和插图的影子。这一点并不奇怪,黄胄先生就是将速写的线条融入国画创作的成功者。
弘扬主旋律是画家的责任
多年的媒体工作养成的习惯,穆永瑞很注重主旋律题材的创作,1996年随北京美术家协会赴京九沿线采风,回来后创作的大幅国画《大山的希望》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由北京美术家协会收藏,这幅作品还被人民日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发表,画中是一群儿童看到远来的火车时的激动心情,反映了京九铁路的开通,为山区人民带来了幸福的希望,画面中的儿童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画展,他创作了《红军万岁》;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画展,他创作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改革开放30年,他创作了《创业之路》;建党90周年,他创作了《童年》和《毛主席在延安枣园》……这些作品都被有关单位收藏了。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少机构邀请他创作相关的画作,穆永瑞二话没说,全答应了下来。仅上半年,他就创作了《八路军战士学毛选》《小哨兵》《儿童团员》等作品,并在国内的一些大型展览中展出。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1993年,流行歌手李春波创作并演唱的这首《小芳》,一夜红遍大江南北。这首歌虽然讲的是知青下乡返城的爱情故事,但却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象征,更是现代人埋藏在记忆中的一段美好回忆,其意义已远远超越了音乐本身。
对农村生活有着特殊感情的穆永瑞,对小村姑也情有独钟,为此,这些“小芳”就成为穆永瑞最钟爱的绘画题材之一。穆永瑞画村姑系列始于1970年代,为报刊画速写和插图时,别人发现他笔下的小女孩特别美,他才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长处,决定用中国画写意人物的形式,表现小村姑纯真的形象:一方红色的头巾,一袭略肥的红衣,一双不太合脚的红鞋子,背着小背篓或拎着大书包,握着一个苹果或几支野草,红扑扑的脸上是灿烂的笑容,清澈如水的眼睛里,是无限的喜悦和憧憬……她们带着浓郁的乡野气息,像山间的风一样吹过人们的思绪。
穆永瑞用红色作为作品的主色调,展现出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些豆蔻年华的少女只能用红色作为自己青春的衬托。红似苹果的脸蛋上嵌的那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不合身的大棉袄和肥裤子,以及身后背的小背篓,显得那么的“土”,但她们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那最质朴纯真的笑容,却引起了很多人心灵的共鸣,唤起了人们最亲切的回忆,令无数观赏者“怦然心动”,令在场的人无不久久凝视,感叹不已。红脸蛋聚满大自然的本色,红头巾系住爱美之心,笑也盈盈,羞也盈盈,画时似易重复难,不觉间形成一片妙不可言的大美乡情。
穆永瑞以1970年代的农村少女的形象为素材,创作出的村姑系列,是其众多国画作品中最成功也最为传神的系列。
书到用时方恨少
穆永瑞还善于古代人物创作,秉烛夜读是他用来独立思考的历史题材之一。这类创作始于1980年代末。穆永瑞发现,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却空虚了,很多人不读书。为此,他开始画《书香图》和《苦学图》, “书山有路勤为径”,“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他经常苦口婆心百提不厌的款。开始画得很简单:一个书生,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坐着苦读,旁边放两本书……后来,画面逐渐完善,逐渐丰富,融入了更多文化元素,如插花、茶具;再后来,背景植入花鸟或山水,堆放在他画里的典籍越积越多,挤在油灯前的读书人反倒渐成“画中画”,从视觉上形成一个知识的海洋……
穆永瑞画了很多《劝学图》,图中有洗耳恭听的童子和白发苍苍的先生,寄寓了画家“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学精神。有人说,画中端坐于书海的书生,就是画家本人,看来不无道理。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人文北京——中国人物画邀请展”主题性创作中,穆永瑞选择的是曹雪芹。一代才子曹雪芹,是很多画家钟情的对象,但无论是背手站立的赏雪图,还是坐于石头上的读书图,画家们的视线都离不开红楼梦。初期的构思,穆永瑞也打算用金陵十二钗围绕着曹雪芹,草图画出来后,自己觉得没有新意,就全部推翻了。
在查阅资料时,穆永瑞发现,曹雪芹与风筝有着不解之缘,他曾教残疾人扎风筝,晚年还撰写了一部风筝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详细介绍了风筝的扎、糊、绘、放四艺,并结合南北特点创造出了曹氏风筝。如今,曹氏风筝已是北京风筝一个重要的流派。于是穆永瑞重新构思一幅场景:背景是扎好的风筝,凳子上是扎好的另一只风筝,端坐案前的曹雪芹正挥笔书写,案上及旁边堆放的是一摞摞书,书上赫然写着“石头记”……这幅画,除了构思独特新颖外,更大的特点是线条的运用,画家采用国画线描的方式,通篇不用任何色彩,在线条的疏密有致和长短粗细交错中,构成了黑白灰最为经典的画面,这就把穆永瑞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功力呈现出来了。此外,题跋落款钤印,都是深思熟虑的,因此,这幅画堪称是一件当代人物画精品佳构!
笔墨自在心,虚实写风神
穆永瑞速写功底深厚,国画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欣赏他的作品时,作品中的人物,眼神、姿势、穿着……无不透露着真切之感,令观赏者无不佩服他“包前孕后”的名家风范。
谈及深厚的国画功底,穆永瑞不假思索地说,这得益于多年做报纸插图工作,也许是多年来的新闻工作,让我的作品更接地气。穆永瑞回忆说:“当年在报社时,拿到一篇稿件后,要迅速阅读,并在短时间内画出相应的新闻插图。这最考验人的综合素质……创作速度取决于日常的积累。”正是新闻插图和连环画的创作经历,让穆永瑞画起国画显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近年来,穆永瑞创作了一批线条流畅、色彩明快、人物传神的国画作品,有些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有的被国家美术出版社收入优秀作品集。
说起画速写,穆永瑞也有许多感慨。随着科技发展,现在不少画家出门写生时,常常用拍照代替现场速写,回家后对着照片开画,但是穆永瑞从来不这样。每到一处,穆永瑞总是老老实实地掏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现场画速写。他觉得,对着照片画出来的东西太呆板,只有在现场才能真切体验创作对象的精气神。穆永瑞常说:“画画儿的人不能偷这个懒。”
画历史典故里劝人向善的人物,画普通而又纯洁的村姑,画老百姓身边的事儿……穆永瑞的国画作品充满了“正能量”,表现出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捕捉生活闪光点的能力。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权威性报纸、杂志的编辑和出版商纷纷找他约稿,连篇累牍地介绍穆永瑞的画作。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山南海北的许多老板开出不菲的价格,点名邀请有着中国美协会员头衔的穆永瑞去作画儿,因为有些人要求的题材太俗气,穆永瑞拒绝了不少邀约。然而,对有利国家、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创作邀请,穆永瑞从没拒绝过。
穆永瑞认为:“人物画家要想创作好作品,笔墨里一定要有自己的血肉。”生活中,穆永瑞不仅扶贫助学,还多次为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希望工程、宋庆龄基金会、残疾人联合会捐赠自己的作品。越是近期的作品,愈能看出他作品中那普世关怀的人文理念,“善待他人,善待生活”,是其艺术创作所秉承的信条之一。穆永瑞的艺术作品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为自己的作品增加了血肉,将社会和谐的理念及人文精神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令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著名美术评论家于海东先生认为,穆永瑞的新闻速写和国画创作是他艺术上的虚实两笔。“一根线勾勒出新闻事件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说快不过几分钟的功夫,他的速写笔早已习惯了时代的变化速度。抓住生活瞬间的动态美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他清晰的速写理念下,每根线条都睁大眼睛自己寻找着最能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和自我表现。比起新闻速写线条的跳跃性,他的生活速写线条明显多了几分韵味,尤其是围绕着小村姑那羞涩神态恍若乡乐般的轻柔之线,既能虚中圆形又不夺色,却丝毫不可或缺。新闻生活一线间,最难得的还是他能快速聚合生活之美并成就人性之德,一笔数十年,不仅让北京日报有了自己的新闻美学形象,亦为一个时代留下值得玩味的生活故事和新闻典型。对于一个知名新闻美术工作者而言,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城市,困惑和烦躁使现代的人们身心俱疲,在这个大环境里,穆永瑞的画作无疑成了人们舒缓压力,慰藉身心的港湾。穆永瑞的作品崇尚古风,追慕先贤,流露着对幽静乡村和淳朴民风的怀念,他用他那独特的艺术触角,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村姑和古人这两种系列的写意人物画,用古趣乡风的画作去谱写生活中的本真,凸显生活中的意蕴和精神内涵,雅俗共赏地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达到一种发人深省的境界。
作为当代画坛独树一帜的人物画家,穆永瑞在功成名就后依然是淡泊心,平常态,探索不止,笔耕不辍,而且他始终坚守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原则和操守,以美的作品引导人,感动人。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