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演变与风格形成——李小白山水画赏析
图式演变与风格形成
——李小白山水画赏析
■ 文/湖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助理 李也青
当今的画家谈起绘画,都主张有个人风格。若说其画是开宗立派甚至前无古人则大喜之,若说其画是继承某大师遗风,前提是被继承的大师离当今越远越好,最起码也是作古之人,则也心生欢喜。若说其画像当代某人作品,心里便不高兴,轻者申辨否认,甚至还跟人急。这是现代人好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一种时病。追求个人风格是艺术的终极目的,应该有一个追求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时间有长有短。但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追求个人艺术风格也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正如:你姓你父姓,你子又随你姓,你的外貌与你父母之外貌特征,你的子女与你或妻之外貌特征,又像,又不像是一个道理。后来,你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学识、阅力、修养不同,你的外貌特征和气质就与你父辈就不同,就又形成有别于父辈的有个人风格的气质外貌。你的子女与你辈则又不同,但从你父、你自己、你儿子身上也基本能看出是同宗三代人。这就是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辨证关系。
根据这样的观点,来探索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再恰如其分不过了。你清楚这种关系,就会虚心向传统学习,向优秀的当代人学习,向任何可以学习的艺术学习,你就会不断进步。加之实践、善思、悟性,就自然而然地会有个人风格出现。反之,打倒传统,排斥当代,藐视其它艺术,一味创新求异,只能是胡来。所以说:优秀的传统,经典的创造,离开了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千万个优秀画家不断继承发展,靠一个人绝无依傍的白手起家是根本不可能的。谢赫六法之一“传移模写”?也就是“述而不作”的意思。所以当今画家应很好的领会“述而不作,见贤思齐”的当代意义。
李小白先生是一位好学多思的山水画家,人物花鸟均善。他的艺术成功之道就是“见贤思齐”的结果。他出生在江汉平原的乡村小镇汉川,儿时生活的印象成为他的创作母体,始终贯穿在《江汉风情》系列作品中。还是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刚刚解冻的七十年代中期,一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电影主题曲在祖国大江南北回响,荡漾着艺术家尘封太久的心扉,标志着文艺的春天已经到来。随着国外艺术思潮涌入,画家对文革的反思,导致形成了现代艺术思潮和伤痕美术的兴起,画家的思想处于开放后的兴奋期或对文革过后的疗伤期。之后,有些画家又将艺术视线转入了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的怀念。李小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钟情于《江汉风情》系列作品的创作。如若说《江汉风情》系列作品是李小白随着大的时代艺术思想的变迁,而转入对于乡土风情景物的描绘,不如说是他对于家乡风土人情的深深眷念而自然而然的选择。由此引出考察当代画家出生环境,与成年从艺后的题材选择,作品风格形成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江汉平原富饶美丽,世称鱼米之乡。古代浙派代表画家又称江夏派创始人吴伟,描绘的也是江浙一带的山水风貌,没有描绘江汉平原风景的作品。这是因为吴伟没有现成的章法可循。近当代画家选择江汉平原为创作题材的也是鲜见。江汉平原地貌无山无岭无大的起伏变化,传统山水画皴法面对江汉平原的风貌已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是古今画家没有选择画江汉平原的一个重要因素。李小白当是第一个选择以江汉平原为创作母体的画家。他的这一创作题材的选择,与他在学习传统笔墨语言后,转换运用到创作《江汉风情》系列作品中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难度。然而,李小白的选择也是正确和明智的。正因为传统笔墨语言不能直接运用,必须有一个消解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兴奋与痛苦并存。李小白的善思善变在于他运用南派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程式语言,并植现代构成的艺术手法,适当融入装饰风格。把现实生活的零星农舍,树木河流落错有致地组合在画面中。作品呈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和现代感。精妙之处是点缀在房舍下的休闲的农人,动物家禽以及船只、渔网迷魂阵等等,把追求现代感容易带来的构图僵化程式轻易化解了。作品有了生机,加之笔墨语言基本秉承南派山水的灵动润秀,显现出了一派经过画家重构之后的理想的江汉平原新风貌。
《江汉风情》系列作品奠定了李小白立足画坛的代表风格,在各类展览中纷纷亮象,得到了美术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毕竞《江汉风情》是学习传统笔墨后消解的探索之作,要达到至臻还需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与此同时,李小白还有一批描绘《三峡风情》系列作品,可以看作是对于主要风格的辅助之作。如果说李小白《江汉风情》系列作品的笔墨语言是在学习传统中加以创造,以致我们很难在其中找到哪家哪派的影子。那么对于《三峡风情》系列作品,则是放开了手脚,张大了胃口,南派的、北派的、古代的、现代的择优吸收,为我所用。思维活跃,新作倍出。《峡江行舟》系列、《云蒸霞蔚》系列、《青山流云》系列、《浅山云霁》系列等等,正是在这广泛吸收百家之长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每个系列有联系又有区别,风格统一又各成体系。山水风格的不断深入变化,同时还有人物画花鸟画创作的补充,丰富拓宽了李小白的艺术语言,反过来又促进了《江汉风情》系列作品的创作,使之达到日臻成熟的境界。
众所周知,世居京城省城的画家对于他们成名有了先天的地利条件。但是能够保持后续的良好发展趋势就不那么容易了,往往因为短缺生活的根基而后势渐微。这一点,对于青少年时期生活在丰厚生活的乡村的画家李小白来说倒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中国画本身就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乡村的生活对于画家是一辈子取之不竭的生活底蕴。当然,有了基层原生态生活的积淀,一个画家的所处地理位置,对于破茧而出的时间长短也有一定的影响,迁徙,就会加速他的成功。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仍然适用,但迁徙之前的蛰伏期对于画家的破茧而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练丰羽就在这期间完成,但最终要往更高的平台去发展。
当羽翼日趋丰满时,李小白于2006年金秋来到京华,拜在山水大家贾又福门下。李小白在不惑之年终于迈出了曾经犹豫了几年的一步,从而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在这里认真而系统地研究北派山水画技法,更新创作理念。从马远、夏圭、李唐、郭熙、龚贤及贾又福的作品中充分吸收,浸淫于北派山水的丰厚营养之中,并数次到太行山写生感悟,师古人复师造化。并创作了《印象太行》系列,其中《仞》为他毕业创作中的代表作。《仞》之构图丰满扩张,山石处理锐利寒彻,黑色背景冷峻幽深,如万仞寒剑,气势直冲云霄,寒锋向上,具有无坚不摧之势。《仞》这件作品可看作是与蛰伏期作品的分水岭,是学习北派山水并吸收其师作品优点,加之自己融入现代绘画理念的全新锐变与别样风格的展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正当朋友们为李小白取得成绩而高兴,同时又为放下了已经成熟的《江汉风情》系列而另追他境而挽惜时,李小白蛰伏数月后,又推出了一批三峡和太行山的结合体《山涧云葱》系列。在这批全新的作品中,画面上部色彩郁郁葱葱,似灌木似流云,与下体石壁斑驳厚重的山石肌理,形成了刚柔的强烈对比,具有极强的秩序感,使画面在流动之中增加了凝重和力度。
为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作语言,2010年李小白又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画高级研究班崔如琢工作室。可贵的是:李小白并不满足于一个系列和另一个系列的不断创造,而是把这多系列的创作作为不断积累的过程,是真正的南北两派在他的作品中融汇贯通的过程。终于,我们又看到了全新的《江汉风情》系列。这批作品,除了保留原来的现代感、时代感和灵动秀润之外,作品中显然增加了厚重感,这厚重感是在他对北派山水风格技法熟知之后,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南方平原的景物中,使《江汉风情》系列作品有了全新的面貌。到这里,应该说:李小白为古今山水画描绘江汉平原山水作了一次有意义的艺术实践,拓宽了山水画的创作题材范围,从而完成了一次平原山水画美学意义上的创新。还不仅如此,原先作为辅助的《三峡风情》系列作品也在多个系列中逐渐成熟。如《峡江秋高》、《神农溪秋色》、《晚霞流溪》等。画面处理整体丰富,层次感强,极具扩张力,并有很好的展览视觉冲击力。真可谓珠连壁合,相得益彰。从这里开始,我们才渐渐领略了李小白不惑之年厚积薄发的真正动因。
从图式的不断演变,到《江汉风情》、《三峡风情》系列作品风格的基本确立,李小白走过了漫长的路。穿过杂草丛生的荆棘灌木,终于踏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后面的路更长,美学目标更清晰责任也更艰巨。李小白稳健的心态,健康的体魄为向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乡党同道,我怀着深深的期待与祝福……
(编辑: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