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成就风格 ——著名画家戴成有谈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个性成就风格
——著名画家戴成有谈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文/邵妙苗
两会开幕前夕,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四层里悬挂出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巨幅山水画。画面取材于隆冬时节白雪皑皑的长白山,气势恢弘,大气磅礴。画中的雪景,巧妙地运用了水墨的浓淡变化,张弛有度,意境悠远,将冬季的雪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简洁明了,但层次感极强。放眼看去,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近处的树木被皑皑白雪覆盖,远处也是银装素裹,琼楼玉宇般的连绵群山,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而那凝霜挂雪的挺拔苍松、穿山而过的高速列车、出没于丛林中的欢快梅花鹿,更是让画面充满了生机。这真是一幅完美的写意山水画作品,情景交融,自然洒脱,营造出的氛围引人入胜。整幅画面传达出寂静而不乏生机、幽远而充满活力的气氛,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定睛题款,原来作者是来自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著名画家戴成有教授。
近年来浸润于书画之中,我对著名画家戴成有教授的成就早已高山仰止,只是无缘相识。听说戴老师这几天正在北京,于是在朋友的引荐下,我有幸拜会了这位关东画派的领军人物。
记者:戴老师您好!我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四楼欣赏到了您的力作《北国风光》,真的很震撼!
戴成有:力作不敢当!但我致力于表现关东大山大水的作品探索十几年了,有人喜欢,有人懂,毕竟是件令我开心的事。
记者:近年来,您的大幅作品不仅为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八一大楼、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等国家机关收藏悬挂,还有多幅作品为大集团、社会名流隆重收藏,这充分说明您的作品被广泛喜爱。能谈谈您的创作体会吗?
戴成有:创作大幅作品的构思和表现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体力,但更主要是艺术要有独创性、时代性,有自己的风格。画家不要只考虑收藏家的欣赏习惯和喜好,更要为历史负责,艺术家要有责任感,你的画要有保留价值。多年功力和学养厚积薄发才能达到让人震撼的感染力,同时要有放松的心态,围绕着自己的意愿,顺应自己的心灵,随心所欲地表达心中所想,炙热的情感产生的持久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大凡优秀的作品都要有独到的艺术语言,是激情和心血水乳交融的生命交响乐章。
记者:沉浸在随心所欲的艺术创作之中,您一定很快乐很幸福!
戴成有:幸福来之不易!六十年的苦苦追求,才达到今天的随心所欲。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从事了儿时就喜欢的中国画艺术创作事业。我出生在一个没有艺术氛围的家庭,但自幼酷爱绘画,从小喜欢和绘画艺术相关的事情。因为我初中是三好学生,当年不顾家庭和中学一些老师的反对,报考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58-1968相继就读于鲁美附中和鲁美国画系。大学毕业后从事了5年企业文化工作,1973年3月调入东北师大筹建艺术系美术专业并任教,这其中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结束,市场上买不到开办美术专业的教具,只能自己动手做画板,翻制石膏,带学生下农场一边种田一边教学,那时,种田第一教学第二,我尽量安排学生利用接触实际的机会画速写、记忆画等,和学生一起搞创作,也体会到一些只有艺术家才能体验到的创作乐趣。但总体来说,极左时期没有潜心画画,那是一段最让人遗憾的时光。真正从事艺术创作是退休之后,没有教学压力,可以说现在是我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我祈求上帝让我长寿,我会画更多、更好、更有创意的作品。
记者:在鲁美附中和鲁美国画系,您的绘画一定受到了严格的绘画造型训练,哪位老师对您影响比较大呢?您如何看待国画和西画的交融?
戴成有:对我影响大的是一个优秀画家群体,如鲁美的王盛烈、王绪阳、许勇老师,在浙江美院进修时,李震坚、刘国辉、吴山明等先生及其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学习也有个吐纳的过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创新,对每一个要想有所成就的画家来讲,都是必须走的路。
东西方的艺术,是随时随地的在互相交融互相促进的。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我国很多画家去欧洲留学,外国一些画家到中国来教学,这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变化、提高的促进作用非常之大。东方绘画传到西方,也使西方的绘画产生了质的飞跃。毕加索、马蒂斯都是受到东方绘画的启示才创造了现代艺术。如果没有东方绘画给他们的营养,他们不会有如此变化。东西方文化交流对两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东西方的艺术是有区别的。
中国的太极图,表现的是阴阳。一面是白鱼点黑点儿,一面是黑鱼点白点儿,我认为可以用太极图来形象地解释东方与西方绘画的差别。白鱼这边点黑点儿,就是中国画的“知白守黑”,是平面意识,在白纸上用点、线、面去分割画面;太极图黑的这边,有如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涂调子,是立体的,跟我们的平面意识正好对立。西方绘画表现一个形象必须要把画面涂满,然后产生三大面、五大调子,把最重要的部分“挤了”亮。典型的代表是伦勃朗,他画的肖像光线集中在脸上,后面都是暗黑色,这和太极图很有相似之处。太极图非常形象地解释了东西方绘画的本质区别,但他们又不是割裂的,太极阴阳之间有交流。
我现在画长白山的瑞雪山水画就吸收了西洋画的观念,用了素描上的调子层次,同时又以中国的传统方法“冬景借地以为雪”,使两者融合在一起,这是太极图给我的启示,是古人给我们的智慧。
记者:东西方绘画的区别还是主要的吧?西画注重写实,国画专注写意。古人所谓“得意忘形”嘛。
戴成有:“得意忘形”并不是绝对的。艺术家的得意不能忘形,这是我们与历史上文人画家的区别。“似与不似之间”是一种美学观,多用于写意画,但不是绝对的美学观,不能成为衡量中国画的唯一标准。中国画也应该重视构思、构图,画面的人物都有现实生活的原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为笔墨而笔墨,不追求绝对的得意忘形。王盛烈先生曾说:“笔墨是方法,是一种艺术表现,既然是‘应物象形’,那就必然是‘应物’而产生的一种相应的表现手法的笔墨,一方面要承认笔墨的重要性,一方面又不要被笔墨吓倒。承认笔墨有个性、时代性,就要承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旧文人画的审美趣味来衡量今天画家反映今天事物的笔墨的美学价值,肯定是格格不入的。”
记者:可是,当前对中国画传统的认知并无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您是怎样看的?
戴成有:1985年就有人说中国画穷途末路。事实恰恰相反!从原发性上看,我认为是我们的东方的二维绘画挽救了西方的三维绘画。如果单纯追求客观真实的话,照相机拍的照片更立体更真实呢。中国画一产生就不是眼中之画,就同眼见的立体实物拉开了距离,用线造型,线是实物本身没有的,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艺术是属于上层建筑的,是表达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情感,“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耳”。白纸在画家笔下可以表现一切,画家根据需要可以计白当黑,皴法、十八描都是艺术家提炼的一种程式,在客观事物面前,中国画家是能动的。
中国画作画工具是软笔,笔迹可由粗至细、由浓到淡、提按转折,虚实强弱。必须有使用毛笔的技巧与基本功,画家学习书法很重要,书画同源嘛。
中国画家要有形象记忆能力,默写能力,在白纸上根据记忆理解的形象挥毫泼墨抒发胸怀,西画家离开写生对象底稿就画不了画,我们这几年美术院校培养的学生,特别是按西方路子培养的学生几乎丢掉了默写的传统。这很不好!我到美国讲学看到他们的学生学习绘画都不那样写生了。
近几年我在北方瑞雪山水画上进行探索,我认识到中国画规律的特殊性,我到过很多名山大川,尤其是东北的长白山,春夏秋冬,山前山后,以大观小,由近及远,成竹在胸,几米的大画从来不作稿,由局部到整体一挥而就,我画的长白山都说好,像,有气韵,但找不到我画的地方,这就是中国画,画家的眼睛不是照相机,中国画不是照片,我创造了自己的艺术语言,我觉得我的瑞雪画是我的骄傲。
我认为绘画有三个层次:一、眼中之画,有如看照片,注重具象的客观性描写,多数人喜欢,是俗人之画。二、笔中之画,以有功力的笔墨表现物象。笔墨形象,已疏离对象原来形态。是画家之画。三、心中之画,抒发胸怀,笔墨当随时代,当随个性。此乃大家之画。当然,在一幅优秀的画作中,三者也可兼而有之。
记者:“笔墨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个性”应该有些矛盾吧?恕我冒昧,有时候,笔墨随了时代,就没了个性。
戴成有:不能这样看。“笔墨当随时代”与“笔墨当随个性”,我认为两者缺一不可。你不随时代,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但随时代绝对不是要求千人一面,在时代的背景下,画家还得有自己的面貌。
黄宾虹的笔墨非常好,但他不太讲究构图;潘天寿保留了传统的笔墨,而他主要是用线勾结构,用线把画面立住,那就和黄宾虹不一样;齐白石吸收了老百姓的诙谐风趣,大荷叶与小草虫的反差,工与写的对比,画老百姓喜欢的感到亲切的虾、蟹、白菜、萝卜,然后把这些老百姓天天见的俗的东西提升到文人画高度的笔墨概括之中。他们各自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画风,你不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每个人有长处又有局限性,这就是艺术,一件艺术作品不能包罗万象。对艺术家不能求全要求,只要看他在某一方面上立起来了,就不必指责他又没这个又没那个,不能把艺术家看成一个哲人似的什么都好。艺术家有必要偏激一些,必须风格明确,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有自己的局限。你看不懂黄宾虹,全面要求黄宾虹,他就不是黄宾虹了。一个人如果太有个性,肯定不适合做官;但一个人如果太没个性,最好别学艺术。
记者:您也是这个时代背景下有个性的画家!更让人钦佩的是,作为著名画家,多年以来,您多次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与慈善义拍,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是什么样的想法支持从未间断这样做呢?
戴成有:当遇到别人有难时,如果视而不见就会不安,当别人的困难在自己的帮助下有所缓解,心里就特别踏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了,同时也还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有能力的慈善人们帮助,比如:孤寡无助的弱势群体、智障儿童、仍有困难的抗战老兵、环境保护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这样做。
记者:2011年以画家名字命名的“戴成有书画院”成立,画院成立后做了哪些事情?
戴成有:画院成立至今,我们是白手起家,没有资金支持,已有80多名画家、学员加入。我们在风景区建立十几处写生基地,办了免费美术培训班,建立了戴成有书画院下的企业联盟(长春第二泉茶苑画廊、优琪家居画廊、吉林苇塘酒业有限公司提供戴有成画院专供绿色原浆酒、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大饭店21层设有专业工作室、2楼是我的水墨艺术馆)。2011年秋季成功举办了“戴成有书画院首届书画展暨戴成有书画院作品集首发式”,为学员展示作品;承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美术作品展”。我们还计划创作60米长卷《松花江上》,已经和吉林省博物院有协议。是企业支持了我们,画院也为企业服务,我们将努力创作艺术精品,开拓艺术品市场,把我们的中国画同企业一起推向中国走向世界。
记者:您的思路,正是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化为实践。
戴成有:我认为在当代背景下,应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作一个梳理,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哲学、文学艺术体系。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汉唐文化,到了清末逐步衰败,五四运动提出打到孔家店,矫枉过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批林批孔”,很多文化古迹、佛教庙宇被砸毁,五千年传统文化遭到了摧残,中国社会出现了文化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纠正了极左路线,但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再认识再思考,没有一个系统的梳理,传统文化的传承仍然任重而道远。我觉得时代需要呼唤有影响力的精英群体,对儒释道文化进行再梳理,再认识。到底何为民主性的精华,何为封建性的糟粕。好的中国文化传统是任何人抹不掉的,她是外国人认知文化中国的最好标签,要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必须踏实地继承优良传统,坚守本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传主档案】
戴成有,男,汉族。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现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编委,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吉林省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长白山画院院长,长春戴成有书画院院长,中国文艺家书画院艺术总监、副院长。
1940年4月10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6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3年调东北师大艺术系负责创建美术专业并任教,1977年任艺术系副系主任,主管美术专业工作。1985年赴浙江美术学院研修中国人物画。1990年赴美国讲学,举办个人画展,被聘为印第安那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南伊利诺伊大学美术与设计系访问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入选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获第二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入选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关东画派中国画人物画进京展,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作品展,烟台之夏——中国画名家提名展,第六届“牡丹杯”中国画名家提名展,荣获2007走进经典优秀画家作品邀请展卓越成就奖,入选中国山水画百家画集、中国书画百家精品集。多幅巨作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中心收藏。建国六十周年创作《北国风光》巨幅国画(600cm×400cm)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出版有《戴成有水墨艺术》画集,《中国优秀美术家戴成有》图册,中国实力派画家文献丛书《戴成有》卷,2008年入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编辑的中国经典特辑《画坛五杰》,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度十大影响力画家》个案系列丛书《戴成有》卷,2009年入选《中国国画三大家》画册。1999年8月赴英国伦敦皇家画廊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8月再次赴美国讲学,举办个人画展。2005年3月应邀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个人画展。2008年1月13日在长春市举办大型个人中国画展。国内外传媒《美术》、《中国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江苏画刊》、《书画艺术》、《当代书画名家》、《当代美术》、《水墨中国》、《中国画界》、《中华翰墨》、《聚焦名家》、《华夏骄子》、《当代名家》、《艺术家风采》、《美术鉴赏》、《画坛五杰》、《中国画三大画家》、《琢墨》、《中国画史》、《翰墨典藏》、《博韵中华》、《中国画精品集》、《中国文化遗产年鉴》、《共和国骄子》艺术篇、《中国画名家集粹》、《中国艺术》、《中国艺苑》、香港《大公报》、英国BBC电台、欧洲《凤凰卫视》、英国无线电视台、《星岛日报》、丹麦艺术家报均有专题评介。